1949年11月,梧州城区面积1.80平方公里。1950年1月,市人民政府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1981年为11平方公里,1992年为14.20平方公里,1995年为23平方公里。2002年为31.88平方公里。
房屋。民国时期,梧州住宅建筑因居民贫富悬殊而各异。商业店铺或住宅楼房的一大特点是建有骑楼,低水位街道的骑楼砖柱,建造时还预埋了铁环,以备洪水浸淹街道时控船用。抗日战争期间,因日军入侵飞机轰炸等原因,市区房屋损毁严重。
1998-2001年,梧州云龙大桥、鸳江大桥、紫竹大桥和莲花大桥先后竣工通车。云龙大桥位于betway必威体育:区东侧,横跨西江南北,是一座单塔斜拉索桥,也是梧州利用外资建设的第一座大桥。鸳江大桥主孔是三孔自锚式钢管砼系杆拱桥,位于桂江、西江、浔江三江交汇处。
2005年,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河东升龙秀湾、改造一新的西堤路成为市内亮丽的风景线;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标志性建筑西江明珠塔在建中。城建“三年大变”目标基本实现。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349.8公里,比上年增加14.4公里。道路面积626.4万平方米,增加28.5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2.89平方米;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为63.72平方公里。全年新装路灯4021盏。年末拥有公交营运车辆295台,增加80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5.37标台,全年公交客运量4688.5万人次,增长8.9%。年末城镇自来水普及率为91.1%,燃气普及率为85.6%。
2005年内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以内,各环境质量要素达到了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2005年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其中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0.02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为0.01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43毫克/立方米。酸雨频率为6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9.3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3分贝。地面水质达标率维持在100%。城市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2937公顷;园林绿地面积276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87.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7平方米。
2007年,betway必威体育: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27亿元,一批城市标志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3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骑楼城—龙母庙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6.5%、18.4%。
来源: betway必威体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