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骑楼“桂人粤韵”
????当年梧州沿江成片的商铺,有银行、土特产市场、金银珠宝行,来自广州、顺德、南海等处的粤商汇聚在此,造出一个“小香港”
????走在梧州的街道上,沿路报摊多摆着广东的报纸,莺语婉转的粤剧不时从小巷飘出。登高一望,桂江、浔江与西江三江交汇。
????因桂江清而西江浊,在水旺时节,交汇处会有分明的清浊际线,此被美誉为“鸳鸯交汇”,交汇处被称为鸳江,东坡曾有诗赞“鸳鸯秀水世无双”。此景千年留存,只是我到的时候,久旱未雨使西江水变清,清浊际线已不分明。
????站在“鸳鸯”交汇处,如果沿桂江可深入桂北,沿浔江深入桂西南乃至贵州,而沿西江则直达珠三角的广州与香港。
????在铁路和高速公路不发达的时代,水运必然使梧州成为珠三角与大西南货物交汇的发达商埠。从1897年清政府把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开始,云、贵、川和广西各地经广西出口的物资,梧州就占90%,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仍保持着70%-80%的份额。只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梧州才真正衰落。
????“当年梧州的兴盛离不开那条通往广东一度得天独厚的西江通道,以及近代粤商注入进来的活力。”在梧州长期办学的广西大学教授吕嘉健说,解读粤商对梧州的作用必须从了解梧州的骑楼开始。
????于是在3月4日傍晚,我来到了金龙巷那片保存最好的百年骑楼群。
????这个安静老旧的地方曾是几百年乃至几十年前两广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当年这个街区里最活跃的,是那些带着鼓鼓钱包顺西江而上的广东商人。
????我穿行在骑楼群底下那些弯弯曲曲的青石小巷里,寻找一位叫五姑的88岁的顺德籍老人。听说她在其中的一座骑楼里生活了70多年,她的早已故世的兄长曾是这里有名的广东商人之一。还听说她和骑楼一起长大并变得和骑楼一样老,老得和骑楼一样足以见证这个两广物流汇集处的昔日繁华。
????这些骑楼都是由结实的青砖层层叠起的,一位闲坐在门口的老居民说这些砖很特别,会让房子冬暖夏凉。这些砖结构骑楼一般两至三层高,墙上有花窗、砖雕、牌坊,已因日晒雨淋而呈出斑驳的灰白,蔓藤一直爬到屋檐顶,但精巧的做工仍依稀可见,岭南建筑的况味仍不可遮掩。一路过去,还可见到骑楼的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等等,又让人错以为走到了当年的法租界。
????这种西化的建筑痕迹证明着,梧州作为广西最早的港口开放城市,受粤港及外来经济文化的辐射已久了。
????到五姑家门口,夜色已深。“吱呀”一声拉开对开的半腰高的旧木栏,里面是一个小石子铺成的天井,一只黑猫“喵”地一声从五姑的手里蹿到天井的二楼墙沿上。
????五姑笑着用标准的白话和我打招呼,面容清矍,目光清澈,一点没有88岁这种年龄的老态。她对往事依然记忆清晰。五姑说她是15岁从顺德来梧州的。
????“那时很多顺德人到梧州做生意,我大哥也在这里做生意,叫我过梧州来帮忙,我就过来了。当时我是乘一种叫花尾船的客船过来的,花尾船没有动力,用火船(即蒸汽船)来拖,坐了两天船到了梧州。”五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