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高加固城墙,提高城墙抗洪能力。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也能防御洪水。汉初赵光修筑的苍梧王城是座小土城,抗洪能力有限。宋代易为砖城,城高4.8米,已经有相当的御洪能力。经过明洪武年间的拓城和1466年、1635年的两次加高、加固,至清代雍正朝梧州城已高达7米,抗洪能力大大提高。但城外地势较低的南门仍是薄弱环节,有8次大水淹南门的记录。尽管无法保障城内不受洪水侵袭,但城墙的保护,使城内居民有足够的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次,修筑、绿化护龙堤以杀水势。在城墙开挖护城河,并筑建堤岸,可以在洪水来临时,阻缓洪水攻势,具有一定的防洪效益。当初北宋筑建梧州城时只重墙身、城门、城楼的修造,并没有开挖护城河。1466年,都御史韩雍开挖城濠,但亦是有濠无堤。直到1590年,都御史刘继文修筑堤岸,才最终完善了城壕的配套建设。因其绕城壕至西,保护着城池,取名护龙堤。
????最后,易房屋竹木为砖石结构,提高建筑物的防洪抗洪能力。房屋屡被洪水毁坏,重建房屋成为当地人的一大负担。为节省建房开支,百姓习惯建简易实用的竹木结构的“壁巴屋”,形成了梧州城“屋宇多编竹葺茅”的局面。竹屋结构简单,稳定性差,防洪抗洪能力有限,洪水来临时动辄发生漂没民房数千甚至数万的惨况。针对此种情况,明嘉靖年间,官府“令民自今皆易竹庐竹瓦屋,为不足者,官为资给助之。”此后梧州城虽有洪水漂没民居之事发生,但已不再有像1485年洪水漂流民居数万、1522年漂民庐舍万余的情况了。
????无可否认,上述防洪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安全,收到一定的防洪效益。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防洪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的保障城市的安全,洪水来临,依然有“没民田,漂民居”之事发生。即使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梧州的水患依然有增无减。直至21世纪初,河东、河西防洪大堤的相继建成,梧州的水患才真正成为历史,洪魔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