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勾践复国的功臣
鱼腥草遍布南方,只要阴湿处都很常见,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痈的作用。
我们吃鱼腥草,就算最能保持原气味的凉拌法,也要加一些调料,如醋、盐、糖,讲究些的还要拌上些香油、蒜末、淮扬干丝什么的。但摆在勾践君臣面前的鱼腥草,却应该是不加任何调味的。
因为他们要的,原本就是鱼腥草强烈的腥臭。《吴越春秋》记载,勾践为吴王夫差尝粪诊病之后,嘴里一直有异味,也就是口臭;为了不让大王尴尬,范蠡便命令左右侍者大臣都去采鱼腥草吃——要臭大家一起臭,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嘛。
现在绍兴还有蕺山,说便是当年勾践君臣采食蕺菜——鱼腥草的别名——的地方,山上至今还生有很多鱼腥草。
以鱼腥草乱味掩饰口臭的说法,不如另一个解释更合理:勾践采食鱼腥草,是他不得不带领臣民满山遍野寻找可以果腹的东西。鱼腥草,便是帮他们渡过难关的救命野菜代表。
勾践被释放回国后,越国连年遭灾。最严峻的是,人口严重不足:据《史记》记载,越国战败之时余兵只剩了五千——不是有句老话,三千越甲可吞吴嘛。虽然越国不算很大,但方圆至少也有几百里,那么一块地盘上只剩下几千青壮。遍野都是尸首,幸存的也大多是奄奄一息只吊着一口气,触目是衣衫褴褛皮包骨头的老弱妇雏。如此且不提报仇复兴,想保住性命就得逼着大家绞尽脑汁找吃的去。
身边哪里还有比鱼腥草betway必威体育生、更易寻、采了一茬只要一阵雨又出一茬的野草呢?据说鱼腥草的别名“蕺菜”,就是“饥菜”——救饥之菜的文雅叫法。
作为古今中外忍辱负重的第一楷模勾践,归国后的那一番苦行是谁都得为之感动泪下的。“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中这几句话,应该没有丝毫夸张。勾践吃的应该是自己采的野菜,自己采的鱼腥草。
也不仅仅是鱼腥草吧,那段最困难的时期,勾践简直成了神农:民间传说他采食野菜时多次中毒,有次竟然吃得连整个脸都肿了。
一位君主肿着脸耕田挖野菜,这种表率的震慑是极为强大的,越国也就更加有了凝聚力。终于, 大败于夫差的22年后,勾践达到了他这一生的巅峰。之后的越国给后世所有人的印象都是阴暗的,压抑得简直令人窒息。好像勾践在灭了吴国后,多年采食野菜的毒性聚集在一起骤然发作了。
各国派来朝贺的使节轮流上前向勾践敬酒。酒过三巡,殿上的满朝文武越发欢畅。勾践微微笑着,眼光却越过众人的头顶望着殿门之外,他不自觉地举起了雕花银箸,随意挑了一箸菜肴。但甫一入口,勾践便失去了笑容,皱了皱眉头,一脸冷峻。这一切,被范蠡看在眼里。他知道那是一箸鱼腥草,侍者按照多年的习惯,在今天的宴会上也为越王供上了一份。范蠡忽然想起那个典故,纣王用了象牙筷,箕子便叹息大王从此要开始豪奢淫佚了;那鱼腥草可是上天赐给越国度过危机的功臣啊……
勾践率领国人复了仇,并为越国留下了那么一种极其宝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至今绍兴还被人称为“报仇雪恨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