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到这个时代,欠债的杨白劳基本已经不是个很糟糕的角色,黄世仁倒是成为放贷机构的代表:在一个靠着金融产品运作的社会里,传统上债主是大爷的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代之而起的倒是一种“客户”的观念。尤其是在房地产的领域,能够按时供楼的就是优质客户,银行总是要提供各种服务的——虽然是为了自己挣钱。
????但也有时候现代的优质杨白劳们未必能享受这种待遇,比如说在用公积金贷款的时候。报载,甘肃这地方公积金贷款并不轻松,其中包括各种门槛与审核。职工贷款率仅为28.68%——这不是职工们不想贷款,而是贷不出来。具体的原因据说是开发商与商业银行联手打压,而且是因为没有抵押品的缘故。
????这个可能比较难以理解,不是房子就是抵押品么?其实按照现阶段的房地产开发流程来说,那房子早就由开发商抵押给银行了,等你买了房子之后,开发商就已经抽身,那个贷款转嫁到了购房者的身上。公积金贷款如果贷将出去,其实是没有什么东西作抵押的。
????而商业贷款要还的利息远高于公积金贷款,这就等于是加重了职工的负担。也就是说,你最多只能提出公积金去填商贷的窟窿,而不能享受公积金贷款所带来的利率优惠。要不我们还可以换个说法,这就等于是用公积金的累积,去替商业银行以及开发商贡献利润。这当然挺不靠谱的。
????公积金的管理机构如此担心,或者由这样的担心导致资金闲置,除了上述原因就没有其他原因么?其实也还是有的。公积金管理结构从事的行为算是金融行业,而管理起来却是行政管理,大致可说算是某种官方的服务机构。这种管着钱的机构,宁可这些钱放在那里没用,也不会自找麻烦去冒风险——这还算是好的,至少钱还在那里。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当年的“社保案”,社保以及公积金都成了唐僧肉,早就被仓鼠搬空。
????一半是大爷的心态、一半是求稳的官僚,这接客的日子当然是没有几天了。而倒霉的当然是本指望用公积金贷款早日圆了住房梦的职工们,看着公积金每个月从自己的收入里扣除,但很少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要说起来,这种奉献大概也该称为“被奉献”吧。
????有学者云,应该建立公积金为基本储备的“公积金银行”,成为专门的机构来办理此项活动。其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公积金从官僚的行政管理体制当中解放出来,使之能够纳入到至少是“半市场”的环境当中。这当然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我个人相当怀疑其可行性,因为所有的外部环境没有发生变化,而且这种所谓的银行依然是有可能掌握在原班人马的手中,换汤不换药的事情,我们这里可是屡见不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