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巷,清末《苍梧县志》中已有记载,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牛皮巷分上下巷(今南中路西一巷),其得名是因梧州出现牛皮行业市场而来的。
????1897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成为广西以至大西南进出口港口城市。当时,出口主要商品是一为涂料(桐油、桂油、茶油),二为牲畜、三为柴碳。在历史上,牛一直是广西较大宗进出口产品,有水牛、黄牛,其中黄牛占60%,广西各地的牛运到梧州后,再用船运往粤、港、澳以及东南亚。
????梧州的牛商,从各地购买的牛运到梧州,先集中在城北的一座小荒山上饲养,这座小山成为梧州最大的养牛场,牛叫声不绝,梧州人称此山为“牛栏山”(今北环路东四巷)。据当地居民说,“祖宗十八代”前,这里是梧州“牛的世界”。这些牛出口时,就从牛栏山一队队拉到西江与桂江交界的码头下船外运。待运时,往往留下一堆堆牛屎,后来,这个码头便叫“牛屎码头”(今鸳江码头)。
????广西各地的牛运集梧州后,除出口外,便是屠宰上市,供应达10万人口的betway必威体育:民食用。到20世纪初,梧州已有屠牛场(市肉类加工厂)、牛皮厂、西成制革场。与此同时,梧州出现与牛有关的市场:牛肉市场、牛皮市场、牛骨市场、牛皮制品市场。牛肉市场在中山菜市和桂北菜市,牛骨市场在小南门房巷,叫牛骨巷(今小南路西一巷),牛皮市场在大南门旁巷内,叫牛皮巷。牛皮巷上市的牛皮,多是广西黄牛皮。广西黄牛皮毛孔小,色泽好,拉力强,是制革的优质材料。因此,牛皮巷吸引了不少中外商客,生意兴隆,牛皮巷因此而名扬海内外。
????20世纪50年后代,梧州的革履业实现合作化,成立了梧州制革厂,生产皮鞋皮箱,产品远销苏联、东欧和非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70年代,牛的出口已大大减少,主要是出口盐溃牛皮。到80年代,梧州年出口牛皮大1000吨,主要销往香港和东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