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西网3月21日电 “刘老师眼中只有火炮,梧州的出水火炮更让刘老师激动不已。”央视《走遍中国·走进梧州》之《探寻出水火炮》的编导哈敏采访刘鸿亮后如此评价。鸦片战争博物馆特约研究员、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刘鸿亮博士曾两度来梧,应邀加入央视《走遍中国·走进梧州》之《探寻出水火炮》的拍摄访谈,以期给梧州的出水火炮做一个专业、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过一整天的随队采访,记者也终于明白了刘鸿亮在拍摄过程中兴奋不已的原因。
????为古炮两度来梧
????四年前,刘鸿亮还在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研究火炮课题,他已先后考察调查了沿海城市各博物馆收藏的火炮。从北京、天津到浙江、福建、广东的一路追寻,他仍深感研究素材不够丰富。在广东封开博物馆推荐来到梧州,他终于豁然开朗。在市博物馆的收藏室里,身上标记着皇冠标志和“L、U、J”字样的一门火炮,让他如获至宝———“这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英国利物浦公司制造的火炮之一。”短暂的留梧研究后,他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
????据西江都市报报道,2010年春节前,刘鸿亮与其他军事专家来到梧州考察出水火炮。以西江流域军事发展变迁为研究课题,他们的足迹遍布柳州、南宁、梧州等城市。再次来到梧州,刘鸿亮对出水文物详细考察后,对昔日百年商埠的经济、文化、军事地位有了重新的审视,“同行的专家都说,这里的出水火炮太有研究价值了。”
????出水火炮研究价值大
????从事中西火炮研究多年的刘鸿亮始终“情迷”梧州的出水火炮,他向记者道出了个中原因,“纵观沿海各城市博物馆收藏的火炮而言,梧州出水火炮种类丰富是最令人振奋的。”用于锁江的岸炮,用于商船自卫的舰炮,明、清铸造的红夷炮,英军炼造的榴弹炮……根据梧州的出水火炮类型,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时期中外铸造的火炮,进行纵横向地挖掘,对中国甚至世界的火器发展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处于内陆的梧州竟有如此数量与种类的出水火炮,刘鸿亮认为不足为奇。梧州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毗邻广东,与粤港澳一水相连,素有“小香港”之称。1897年,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船只行驶西江,更成为进口外国货物和桂、滇、黔、湘土产出口的集散地。地处三江口的军事战略地位,梧州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梧州发现的火炮中,有的十分完整,有的是残骸,有的已经是座毁炮。”刘鸿亮认为,这恰恰反映了百年商埠兴衰浮沉的过程。在明清时期,依据统治者规定,每艘商船只能配备最多两门火炮用以自卫,一些商人就把多出的火炮推进河中,“所以才能发掘到完整的火炮。”火炮的残骸,则是证明了当时梧州人曾与英军等入侵者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为了不向英军提供战斗武器,清兵撤退前将火炮的火口堵上、切断炮耳,空留下座座毁炮。
????火炮价值仍待开发
????迄今为止,梧州已发现出水火炮近30座,妥善保护出水火炮的命题已摆在我们面前。对此,刘鸿亮一再强调,“最好的保护就是不保护。”出水火炮与其他“娇气”的文物不同,可以放到室外保存,最妥善的做法甚至是开放给游客触摸,“人的皮肤与钢铁摩擦后,会在火炮外部留下油腺,从而形成一层保护膜。”
????对于如何开发利用其价值,刘鸿亮表示,火炮文物的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是巨大的。从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规模的陈列展示,扎实的研究挖掘,大力的对外宣传,可以带来旅游效益,向军事爱好者提供历史物证,诉说百年商埠的深厚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