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村巡防薄弱
????警力不足,各村自行组织巡防队。不过只能招到50岁以上人员,临时处置能力不强
????临泉县综治办主任张国柱介绍,临泉县在各乡镇建立了专职治安巡防队,在乡镇派出所指导下工作,以弥补警力不足。
????全县目前有234名巡防队员,白庙有6名。张辉是白庙镇的一名巡防队员,每月镇里给他500元津贴,县里再补贴100元。
????张辉每天的工作是白天去学校和农村主要路口巡逻,一般两人一班,摩托车行进。夜间则和民警一起,由镇政府值班领导带队,开着警车巡逻。
????“巡逻有用。”张辉说,3月份有辆偷油的车看到警车后,司机害怕,往地里开,被警察发现了。
????在白庙镇净堂村村民孙树发看来,夜间巡逻车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深入到村庄,一般在大路口和中心村。
????白庙镇综治办主任马峰说,全镇有12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确实难以每天到每个村巡逻。
????要提高巡逻力度,需增加巡防队员人数。据张国柱介绍,目前安徽省正在征求意见,计划要求各地每10万人配10个专业巡防队员。照此计算,拥有213万人口的临泉需要2000人,目前全县只有234人,缺口严重。
????“但招人难,每月600元的津贴不如外出打工。”白庙派出所所长韦强说,而给多了,财政也没钱。
????统一招募巡防队员目前只在乡镇一级,各村则自行组织巡防人员。白庙镇卞庄行政村有8个自然村,该村村支书卞俊荣说,每个自然村一般组织八到十人夜间巡逻。主要是在秋冬治安防范期间,都带着矿灯,巡逻到夜里12点。
????参与秋冬季巡防,每人每天有5块钱补助,经费来源则是村民按人均2元交的治安费。
????根据临泉县综治办主任张国柱掌握的情况,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大多数村只能召集到50岁以上的人参与巡防。真遇到事情,这些人临时处置能力会差些。
????他介绍,全县390多个村,还有三分之二的村在巡防方面相对薄弱,有些村只能是村干部巡防站岗。
????专业防范也临窘境
????“黑猫警长”、“气死贼”等都没得到推广,除设备本身有不完善外,留守妇女很多不识字不会操作
????在2005年前后,临泉县曾考虑过走家庭技防道路。
????张国柱介绍,当时在全县4万多户试点名叫“黑猫警长”的报警器。这是一种红外装置,挂在门头,打开开关,一旦有人进入覆盖区域,就会报警。
????这个装置的不足也很明显,村民自己从下面经过,也会报警。
????当年在白庙镇也试点了。今年3月31日和4月1日,记者到白庙的涂庄、小卞庄、孙庄、大张庄等几个自然村走访,没遇到一个知道“黑猫警长”的村民。
????临泉县还在每个乡镇搞了20套“十户联防报警器”,报警器的主机放在文化素质稍高的“中心户长”家中,其他9户家中有遥控与报警器关联,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遥控呼救互助。
????不过,推广效果也不理想。遥控器容易被触碰,经常会没紧急情况也发出呼救,容易形成骚扰。
????净堂村支部书记张银良还有一层感慨,他觉得现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氛围淡了,自防呼救的效果也打折扣。
????临泉县还试点过“气死贼”、“吓死人”等自防工具,都没完全推广开。
????张国柱认为,一个重要原因,留守人员文化素质低,老人和妇女有很多不识字的,看不懂说明书,也不知道如何换电池。
????2009年,临泉县治安防范思路开始转向专业化技术防范。按官方数据,至2010年6月,投资了1000万元,在395个行政村和县城建成治安视频监控点550个。到2010年9月,通过视频监控破获现行案件29起,抓获嫌疑人36人。“老百姓的安全感从2009年82%上升到2010年的88.7%。”
????不过,经费成为问题。一个视频监控点每月维护费398元。到目前,临泉县财政拖欠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维护费400多万元。
????张国柱说,安装时没有划分责权,没说谁出钱,县财政只能做逐年偿还的计划。“即使这样,今年,临泉县还是计划克服困难再装500个视频监控点。”张国柱说。
????临泉至今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入不敷出,每年财政支出17.5亿,收入4亿。大量支出靠上级转移支付。
????张国柱觉得,国家应在农村治安防范队伍建设上投入一些经费,以帮助解决农村治安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