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是我们学法、守法的‘百宝箱’,是我们人生的‘启明灯’……”在苍梧县看守所在押人员监舍,失足青年陈华(化名)床头贴着的一张报纸上写着这样的话。
????《新生报》是苍梧县看守所创办的一份内部报纸,每月出版一期,专门刊登在押人员的文章。
????“监所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必须明晰一个思路:在押人员首先是人,一失足成了千古恨,因此为他们营造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改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苍梧县看守所所长钟汉金说,《新生报》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诞生的。
????开启一扇心灵“窗口”
????《新生报》不大,一张A4纸,两个版面,五六篇文章,每篇文章也只有两三百字,但只要细看里面的字句,就能读出不一样的感受。
????“回想起之前被追捕的感觉,是多么的难受,没有依靠与方向,而自己也知道只会越陷越深,但还是想逃匿,不想面对所发生的事实。”这是十二舍的在押人员在第6期《新生报》上发出感叹。
????“直到被捉进了看守所之后,才能轻松下来。经过看守所干警多番教诲,我才慢慢找到了方向,虽然之后面临的是漫长的刑期,但我相信经过自己努力改造后的生活,会有一个新的色彩,人生不会只一个回合,最多也只是从头再来。”
????第5期十舍在押人员发表了《幸福是什么》一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了要幸福就要用自己的双手,要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去争取,永远不要触及法律这条高压线,否则有可能为了一点小幸福摧毁了大幸福。”
????自创办伊始,《新生报》就成为在押人员袒露心声的园地,在押人员通过《新生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直言对父母的愧疚之情,表示改过自新的决心以及表达对干警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个表达、交流、教育、感化的良好氛围。
????过生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对高墙内的在押人员来说,是一种奢望。一名姓涂的湖北籍女犯,文化素质高、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入所后受不了自己由一名大学生沦为罪犯的强烈落差,感情相当脆弱,时常冒出轻生的念头。管教民警多次找她谈话,开导她,用亲情温暖她、感化她,鼓励她勇敢面对现实。今年在她生日那天,干警们特别定制了生日蛋糕,令她非常感动。她在《新生报》上抒发自己的情感:想不到远离家乡,在这特殊的地方还有人为我过生日,我要好好改造……
????真情呵护送来新生
????2004年11月,看守所关进一名故意杀人犯左某,因将分手女友杀害获罪。左某刚进监所时,情绪极不稳定,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管教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跟他谈心,做思想工作,还给他送来《新生报》。
????看着其他在押人员的经历和心声,左某内心平静了许多,还逐渐成长为《新生报》的热心读者和投稿者。2005年5月4日晚,他给看守所的领导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与教导。在看守所的日子里,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的错误。今后,我将痛改前非……”
????“在押犯罪嫌疑人既是违法者,更是‘病人’,因此看守所应该是一间医院、一所特殊学校乃至一个家;民警对待在押人员,要像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父母对待子女一样,用心灵去呵护、用科学去矫治、用真情去感化,让他们自主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重获新生。”多年的管教经验,让钟汉金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医治“病人”。
????钟汉金认为,《新生报》就是监所人性化教育和管理的一剂良药,看似不起眼,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效用。
????在押人员黄华(化名)就是在《新生报》的陪伴下渡过了刚进入看守所时的灰心和烦躁期,“本来有满肚子的怨气无处发泄,但看报纸可以减轻压力,看着监友们用各自的经历相互鼓励,我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并放下心理‘包袱’,加入用文字倾吐心声、促进思想转变的队伍中。”
????为进一步激发在押人员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和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看守所常年开设了“脱盲培训班”,并在在押人员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脱盲学习活动,为每名文盲半文盲在押人员配发一本新华字典。监所里,执笔反思、思想交流、奋进改过的氛围愈来愈浓。
????一段文字就是一份希望,一张报纸就是一盏启明灯。从1997年创刊至今,《新生报》已出版了160多期,刊登各类文章1200多篇,在人性化的教育感化下,苍梧县看守所在押人员认罪悔罪率达到100%,实现连续34年监所管理安全无事故、民警执法无违纪的全区监所系统最高纪录。
????本报记者 梁萍 通讯员 欧阳灿 莫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