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末,中山花圃内粤曲声声,成为粤曲爱好者的乐园。记者 陈健新/摄
→ 在骑楼城内,不少粤曲爱好者组建曲艺队自娱自乐。记者 陈健新/摄
听粤剧的观众给曲艺队的演员送花。记者 吴婵/摄
阅读提示:
私伙局是“民间音乐曲艺社”的俗称,这种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当时的曲艺爱好者以客厅为舞台,相约一群伙伴,或数十人,自弹自唱,这种娱乐方式一直沿袭至今。
在梧州,就活跃着一批粤剧私伙局,他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给群众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更为梧州粤剧文化的发展输送人才。但在发展过程中,私伙局却遭遇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私伙局将何去何从,梧州的粤剧又将如何借助私伙局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得以发展壮大,传承下去?
采写:本报记者 吴 婵
? 通讯员 黎庆焕
????【粤剧·溯源】
????上世纪初梧州已有私伙局
????在新兴一路的一间房子里,摆放着许多音响、乐器,客厅墙壁上的照片也非常显眼。从旧到新,从大到小,每一张照片,就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这里就是活跃在两广的著名曲艺家周辉南先生的家,同时也是他的“大同曲艺队”的据点。
????周辉南和他一手创建的大同曲艺队伴随着粤曲声已走过了几十个春秋。1953年,正值解放初期,才二十出头周辉南在梧州成立了大同曲艺队和曲艺好友一同自娱自乐,当时和大同曲艺队一同存在的,还有其他几个曲艺团队,它们都属于梧州历史上较早的私伙局之一。
????然而,梧州最初有私伙局的出现,可追溯到1912年。那一年,梧州最早的曲艺团体“乐乐乐”成立,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梧州的曲艺活动发展迎来了全新时期。乐和社、凯社、韶社、半闲乐社、盐业工会俱乐部和中山室等一批乐社陆续成立,这些团体的组成人员大都是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喜欢唱粤曲,喜欢和知己同好相聚在一起自备乐器吹拉弹唱。他们或在街头寻一块空地,或受邀走进酒楼等地演出,或相约室内自娱自乐,这便是梧州粤剧私伙局发展的最初状态。
????民间曲艺团体曾盛极一时
????粤曲起源于广东佛山,而后慢慢流传于两广和港澳地区。梧州粤剧私伙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广东的影响。当时除了本地的几个曲艺队,不少来自广东的曲艺团队也频频来梧州演出,他们经常在总统酒家、大东酒家、大西园和国华公寓天台等酒楼茶馆演出。
????“虽然这些业余团队规模不大,吸引的也只有小范围的观众,有时甚至会出现室内演出没有任何一名观众的情况。”周辉南说,正是这些民间曲艺团体的活跃,填补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因为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的空虚。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没有专业的粤剧团队存在的情况下,这些业余团队构成了梧州早期粤曲文化中的一大部分。在这些团队里边,除了像大同曲艺队、乐和社等民间团体外,一些单位也成立了文艺团队,粤曲自然也成为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据梧州资深粤剧艺人梁超平介绍,当时较有影响的有航运局、公安以及松脂厂等单位文艺团队,也产生了一批至今仍活跃在粤剧团体的粤曲业余爱好者,如有着60多年舞台经验的黄兆强、邓凤贤两夫妻。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梧州有了粤剧培训班,还成立里一个专业的粤剧团,培养专业的粤剧人才。“专业粤剧团的成立,对民间的粤剧私伙局并没有带来什么冲击,反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团体,共同在政府以及民众的重视、关爱下,逐渐兴盛起来。”周辉南说,当时一些民间的曲艺团队也开始通过粤曲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周辉南的大同曲艺队,也利用粤曲、南音、木鱼、龙舟等形式,曾排演过“抗美援朝”、“解放台湾”、“当兵光荣”等内容的节目。
????业余曲艺团体再迎春天
????然而,上世纪60年代初,正当梧州粤剧以各种形式蓬勃发展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梧州粤剧团和其他的业余曲艺团体被迫停止。但尽管那时的环境艰苦,周辉南依然没有放下心爱的粤剧,他私下还坚持抽空练功。而许多热爱粤剧的人们也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粤剧的执著追求,私下里他们还正在唱粤曲。
????上世纪70年代初,梧州粤剧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一些新时代的曲目、新剧本被大胆地创造出来,也都受到群众的热捧,越来越多的人对粤曲产生兴趣。不少爱好粤剧的人们希望到专业团体接受训练,有的则选择加入或者组建粤剧的私伙局。
????在1978年至1986年期间,betway必威体育:就组建了7个业余粤剧团、4个业余曲艺队。1987年后,群艺、云龙、金韵、八和、怡景、东兴、新兴和市曲协粤乐社等10多个业余曲艺队相继成立和恢复。
????尽管梧州的粤剧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但那时候的周辉南并没有马上恢复他的大同曲艺队,而是选择了教书育人。他在领导的安排下从事粤剧培训班的教学工作,之后又应梧州艺术馆(即当时的文化馆)领导的邀请,担任粤曲唱腔班的老师,直至退休,为梧州粤剧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