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西江水道,“鱼”与“黄金”应兼得
????自治区科协向专家、学者征集加强西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佘鸿雁)西江流域被称为“黄金水道”。西江的渔业和水产资源,与水运、水利、水电和旅游一样,是黄金水道五大“黄金资源”之一。但是,在已出台的西江流域的相关规划中,还缺失规范和指导西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专门规划。日前,自治区科协向专家学者征集加强西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关建议。
????渔业资源面临危机
????西江流域汇集了我区80%以上内河水量,是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全国第二大内河水系。西江原有的鱼类资源丰富,已发现的鱼类达290种,其中的经济鱼类青、草、鲢、鲤等都是重要的捕捞对象。解决内陆地区吃鱼问题的关键技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就是当年鱼类专家研究、模拟西江生态环境而发明创造的。
????但是,西江目前的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原因包括大坝、采砂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电、炸、毒等非法捕捞作业,工农生产及生活污水污染等;另一方面,监督、执法能力不足,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让西江的鱼类品种资源、渔获量日益减少,珍稀水产野生动物资源濒临灭绝,渔业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
????西江鱼类急需再次“摸家底”
????1979年至198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珠江系(广西江段)渔业资源调查》,对西江流域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时隔30年,大部分河流都建设了不少拦河坝及防洪设施,很大程度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迫切需要再次进行系统性专项调查。
????拦河大坝虽然对鱼类影响巨大,但也同时增加了大面积可养殖水面。开发利用坝上库区水面发展网箱、围栏等养殖业,也是一种“将功补过”。不过,利用江河水面养殖,无区划、无限度地开发,会造成污染,因此也不能“想养就养,想养多少就养多少”。专家建议,必须经过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依法经批准方可发展养殖。
????建好的护鱼设施要“动起来”
????尽管国家和我区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拦河筑坝要设鱼类洄游通道,建鱼类增殖站、人工放流苗种等,但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依法建造过鱼设施或者增殖站,已修建的过鱼设施也没有正常运转。
????据了解,梧州长洲水利枢纽是中华鲟、鲥等各类西江溯河洄游鱼类的第一道拦河大坝,虽然建有过鱼设施——鱼梯,可是大坝截留以来,为了经济利益,业主给鱼梯开闸放水的时间屈指可数,在鱼类洄游繁殖季节(4~6月),也不开闸放水,使鱼类无法“登梯”回到上游原来的出生地繁殖。因此,专家建议,要强化执法力量和手段,严格执法、监督。
????建设渔业自然保护区也是保护鱼类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梧州长洲坝坝下江段,地理位置独特,适合多种鱼类产卵繁殖。2009年就获农业部批准设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梧州段)”,但至今对管理机构及人员的相关规定仍未落实,并无任何管理人员和管理设施设备。专家呼吁以立法的形式,在西江流域各拦河大坝的坝下江段和鱼类产卵场、索饵越冬栖息地,划为“渔业自然保护区”或“禁渔区”,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建设、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