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为破解热门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个别学校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的局面,万秀区去年正式启动学区制教育改革,采取“1+X+Y”模式将辖内46所学校划分成七大学区,推进管理、师资等深度融合,最大化发挥教育资源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分布不均,各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引发的“择校热”难以降温。万秀区经反复论证和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学区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整合并合理分配城区教育经费、办学设施、师资队伍等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方案,该区以振兴小学、工厂路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实验小学、民主路小学、中山小学、乡镇中学为主体校,各牵头组建一个学区实行“一区多址”办学,与一至三所薄弱市区学校和三至五所农村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
????打破校际壁垒、搭建校际交互平台,共享设施、师资、课程等资源,实现生源均衡,是学区制教育改革的核心。在学区制教育改革试点期间,万秀区教育局直接参与各学区管理、教学工作,主体校也派出经验丰富的教职工充实到各成员校,传导先进办学和管理理念,带动成员校办学水平提升。为调动教职工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该区出台了保障措施,其中适当提升参加交流轮岗教师的绩效工资,去年以来该区参加轮岗教师162人,参加挂点、送教、结对交流的教师909人。在民主学区,城东镇五所农村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每个年级只有一名教师,教研力量薄弱,该学区采取共用备课教案的方法,进而解决了成员校教师少、备课难、进步慢问题。一年多来,万秀区一批高素质教师陆续进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有效缓解了市区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热”等现象。
????为确保学区制教育改革成效,万秀区制定了相关考评制度,从组织机构、保障措施、交流共享、教学质量、评价激励等方面考评各学区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绩效挂钩,激励各学区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水平。(蒋亚平 陆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