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史秋兰 通讯员 黎小明 戴建 邓洁林
????在龙圩区广平镇调村,一棵棵丹竹遍布山野。几年前,村民们还不知道这些竹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直到一位退伍军人在村里开了家丹竹加工厂,源源不断的丹竹送来这里变成手中一张张百元大钞,尝到甜头的调村人才发现,这些随处可见的丹竹原来是大家的“摇钱树”。
????这名退伍军人是土生土长的调村人,叫乐炳雄,今年34岁。2002年退伍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外务工或回家做些农活。直至2012年,一次机缘下,钦州的一位朋友提醒他,调村村山多竹多,为什么不从中想些办法致富呢?
????乐炳雄恍然大悟,于是整合各方资源,在村里开了家丹竹加工厂。
????日前,记者在加工厂看到,宽阔的场地堆放着收购回来的几百吨丹竹,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放竹破碎装车等工序,随着碎竹机器马达的轰鸣声,成捆成堆的丹竹瞬间成为竹制品原材料。
????正在这里等候的货运商钟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货车可以装25吨竹子,每吨约700元至800元,货物主要拉往广东湛江,除去货运成本,利润颇为可观。
????乐炳雄告诉记者,竹厂的加工成本低,依靠山林资源充足,加工后有固定的老板回收,所以创业之路走得比较顺畅,“除了广东以外,竹子也拉到玉林的纸厂卖,除去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十多万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好得多。”
????不仅如此,乐炳雄还带动了当地不少村民增收。调村支书梁兴告诉记者,调村村民很早以前就利用自家山地种竹了,但竹子长大后没人上门收购,村民家用的用量也非常少,这使得漫山遍野的竹资源没有用武之地,乐炳雄创办加工厂后,很多村民也得到了实惠。
????据乐炳雄介绍,他的竹都是向村民收购的,每吨300元,卖得多的村民一天有3000多元的收入。此外,他的加工厂还聘请了7位工人,都是村里四五十岁、家境比较贫寒且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每月给工人发两三千元的工资,一年下来他们就有两三万了,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让他们照顾到家庭。”
????梁兴介绍,调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和劳务输出为主,有劳动能力的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大多在家种田。前几年村里还有砂糖橘这一经济作物支撑,但一场黄龙病下来,砂糖橘遭到“灭顶之灾”。村里也在考虑用其他经济作物替代,但还没有合适的品种。
????在精准识别中,村里脱贫的人口共计794人,基数比较大,今年要脱贫655人,乐炳雄的加工厂在当地的经济拉动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村民在其中实现增收,这也减轻了村里脱贫的压力。
????目前,乐炳雄从事的还是粗加工,在产业链中属于比较低端的一环。下一步,他希望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联系其他经营者来投资,扩大产业;二是合作加工竹席,提高竹子的产值。同时,也可以带动betway必威体育的村民增收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