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杨麦 赵洋 龙天传/文
现今的六堡镇合口街(betway必威体育:六堡茶研究院提供)
在苍梧县六堡镇中心,一棵已过百年的老樟树郁郁葱葱,庇荫着树下的合口码头。
曾几何时,这个码头风云际会,八面群山之上的六堡茶犹如流水一般汇集于此,然后装船起运,随着六堡河去往远方的大城市。
如今,六堡河依旧潺潺流淌,合口码头已经修葺一新。但是,码头上一幅“茶船古道”的石刻图,让人对当年运茶船只从六堡镇起航,沿着被后人称之为“茶船古道”的航线,对外运输与销售的情景充满想象。
“古道”起点有见证
未拆除前的“英记”茶庄茶亭(邓炳健提供)
在合口码头旁,有一间房子,该房子在数年之前还是一所完好的茶亭,属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立的“英记”茶庄所有。
当年“英记”茶庄的老板邓泽才曾掌控了六堡茶区产销的半壁江山,如今他的孙子邓超成已经51岁了。谈及先祖的故事,邓超成说:“茶亭是几个茶商凑钱建的,后来‘英记’茶庄为了便于收茶,就买了过来。茶亭占地将近200 平方米,用来收茶,做仓库、(茶叶)压笠、装船起运都方便。”
今年92岁的车进良,年轻时曾在“英记”茶庄做工。虽然时间的车轮已驶过了几十年,但车进良对于当年英记生意兴隆的景象仍记忆犹新。“我在‘英记’打工时,‘英记’每年要雇三四个长工在合口街上收茶,最多一次收干茶达到几千斤。这些茶叶收了以后全部放在码头旁边的茶亭里。我们在茶亭里把茶叶压成一百斤左右一篓,压好了就挑到码头装船外运。”
“英记”茶庄的茶亭,在不少老六堡人的心中,都是六堡镇作为“茶船古道”起点的一个见证。
茶叶畅销穗佛港
位于北回归线北侧的六堡镇,年平均气温为21.2℃,年降雨量达1500毫米,镇内峰峦耸立,云雾缭绕,海拔在1000米到1500米之间。
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为生产高品质的六堡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清朝中期,在广州、佛山一带,饮用六堡茶之风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从清代中后期起,受广东饮茶文化和南洋华人喜爱六堡茶等因素影响,六堡茶贸易迎来大发展时期。
六堡镇内新培育的六堡茶茶树种植基地(苍梧县六堡黑石顶农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六堡镇许多农民都种植六堡茶。每到产茶季节,塘平、不倚、四柳、理冲、高枧、大宁等村的茶农就打着火把,全家人一起上山采摘茶叶,然后炒青制成干茶,再挑担进镇区交易。
“解放前,黑石村有几十户村民在山上种茶,最大的大户种茶规模有20多亩。采茶时节,茶农凌晨鸡啼三次就起床,白天一直干,到差不多天黑了才返程。”六堡镇塘平村黑石组85岁的老茶农陈式才告诉记者。
六堡镇种茶的人多,自然吸引了不少做茶叶购销生意的商家。在镇区里,有不少广东茶商设立茶庄,专门收茶制茶。65岁的六堡镇人蒋永春回忆说:“我阿翁(爷爷)告诉我,以前六堡镇茶叶交易十分兴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六堡镇就有六七家大茶庄,包括‘源盛’、‘文记’、‘英记’、‘永记’等。其他茶庄在镇里也有收茶的代理点,还有一些茶庄也委托其他茶庄在镇里收茶,最高峰时全镇有二三十家茶庄。”
对于六堡镇种植和经销六堡茶的兴盛景象,史料多有记载。《广西特产志略》(1937 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 万斤以上。”《广西农业通讯》(1945 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为最。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 担……畅销穗佛港等埠。六堡茶当收成时,粤商在合口圩设庄收买,再烹煮成茶饼,甚为精致,熬而饮之,味与普洱同,年产约50万斤。”
尖头小船“打帮”行
六堡镇地处山区,自古陆路交通极为不便。每到产茶季节,茶商在六堡镇收购茶叶后,就制茶压笠,装船外运。这些压笠后的六堡茶,不仅要写上各个茶庄的字号,有的还要将印制的“茶票”置于笠内,以示正宗。在六堡镇里,56岁的陈胜文至今保留着“兴盛庄”茶行的“茶票”模版,以此铭记一段业已远去的历史。“这些放了‘茶票’的六堡茶从合口码头起运,运到广州后交给我阿爷的茶厂。他们会对茶叶进行再加工,然后出口东南亚。” 陈胜文说。
茶叶从合口码头起运,运输的船只是极小的尖头船(当地又称“针头船”),每艘船满载时可运两三千斤,待春江水发即顺流而下。遇上秋冬水浅,每艘船则只能装1000斤至1500斤。据六堡镇的老人回忆,尖头船一般长八九米,宽约两米,前后斗径起翘。为沿途有照应,茶船往往“打帮”出行,即几条船一齐出发。
在船运之外,由于六堡多山,山中多竹木,进入六堡的茶商在经营茶叶之外,往往兼营柴竹木生意。于是连片的竹木被伐倒,在合口码头扎成竹排、木排,也顺六堡河而下,少部分六堡茶会被安放在排面上顺带运出。
“运输的工具有竹木排和尖头船。尖头船能装两三千斤,一般都是等到春夏水涨的时候才起运。每条针头船有三个人,每次运茶,装船都在合口码头,装好船后,几条船一起出行。放竹排的位置则在六堡镇附近的小河段,竹排一放就放好多个,长约数百米。”车进良回忆说,运茶船除了运茶,还运桐油等其他货品。船顺着河流而下,沿途有需要装货的,就靠边上货。
苍梧县六堡镇宝平村民、83岁的李育恒,1951年至1964年曾在六堡河撑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也忆述了当年六堡茶在合口码头收购、装篓、起运的情景。他说:“以前,茶庄老板从茶农手里收茶后,就在合口码头 边上蒸吹、压篓,再由我们的船外运出去。运茶时 ,我们的船都要‘打帮’,方便沿途照应。”
当年,合口码头上人声鼎沸,尖头船、竹排、木排,运载着六堡茶浩浩荡荡地穿过蜿蜒的六堡河,驶出大山之外。如今,在六堡镇耄耋老人们的回忆中,几乎都有着茶农、茶商奔波在六堡镇采茶、制茶、运茶、销茶的情景,以及艰辛的船工推波逐浪,在曲折河道里划出道道涟漪,将无数六堡茶送出大山深处的身影……
茶农把一担担六堡茶送到合口码头,还原当年通过“茶船古道”外输六堡茶的情景。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健新/摄
“很多六堡人的脚都是黑色的”
讲述人:
易良成(77岁,苍梧县六堡镇四柳村茶农,1958年至1963年曾在六堡河上撑船)
我的祖辈从清朝末年起就来到四柳定居。我家一直都是种茶的,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三四十亩茶园,每年收茶至少两三千斤。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收茶的时候,早上天未亮,我阿妈就要点着松节(火把)上山采茶。茶叶采摘下来,马上就要炒成干茶,然后立即担到合口街上去卖。那时,我们家经常炒茶炒到深夜一点钟左右,因为还要走几小时的山路担茶出去,卖了以后又要赶几小时的山路回来,所以经常是“早黑去晚黑返”。
我刚会走路的时候,阿爸就生病死了,我跟着外婆生活。从家走去茶山要一个多小时。我大一点了,外婆就撑着松节背着我去采茶,那时候采茶制茶很辛苦,我外婆有时会累哭。
一般来说,采下来的茶要用手揉捻后再炒,但采的茶叶多了,就要用脚踩来揉捻。踩过茶叶的脚都会发黑,很难洗干净,所以,当时很多六堡人的脚都是黑色的。
六堡的茶树有好几类,塘平的是黑石茶,四柳的是芦笛茶,里冲的是陆日(六日)茶,不倚是恭州茶,解放后才引种了云南大叶种。我记得小时候六堡的山林是没人管的,让茶农随便种,不用交租。山上的老茶树也很多,以前在里冲、四柳、不倚,有些老茶树的径围有两尺多。
“黑石村的农民普遍都种茶”
图为六堡镇黑石村茶农使用的装茶工具。(记者 杨麦/摄)
六堡镇黑石村传统制茶工艺中压制茶饼时使用的饼印模具(记者 杨麦/摄)
讲述人:
陈式才(85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黑石组,年轻时曾是黑石生产队队长)
自古以来,我们黑石村的农民普遍都种茶,我阿翁(爷爷)也是种茶的。在我阿翁那时,村里有几个种茶大户,分别种有几十亩茶。当时,外面也有人进黑石村收茶,但betway必威体育时候是我们自己担运茶叶出去卖,顺便买一些食品和日用品回村。
我阿翁那时候种中茶(中等级的六堡茶),一年收三季,我阿翁这户一年可以收3000 斤干茶。我们采茶回家后就用手或脚进行揉捻,所以手脚都会发黑。以前,采茶要早上五点多钟起床,因为从我家里到茶山上要一个半钟头,所以出发的时候天还没亮。许多茶农都会打着松节(火把)上山,山路也非常崎岖。我们从白天开始摘茶叶,差不多天黑时才会回家,然后连夜制茶,再赶去镇街上卖。
当时,在六堡镇上有很多茶庄收茶,老板都是广东人,比较有名的是苏、邓两家茶庄。以前茶庄收的茶多是中茶,也有一些老茶婆,我记得临近解放的时候,1斤茶值得5000元(法币),可以换10斤米。
解放前,在六堡合口亭(合口码头)多数用竹排运茶。茶庄收茶后会对茶叶进行加工,用竹筛筛过,好的归一堆,较差的也分出来,分拣过后就装篓储存。解放后收茶,就已经是公私合营了,各村自己都建了茶厂,由供销社进行统购统销。家家户户种茶,收茶后交给供销社,可以获得粮食补贴。
“茶庄收茶一次最多达几千斤”
讲述人:
车进良(92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年轻时曾当过“文记”茶庄和“英记”茶庄的雇工)
我16岁从梨埠镇西中村来到六堡镇合口街上打工,当时镇街上有很多外面进来打工的人,街面上比较大的茶庄有“英记”和“文记”,我在“英记”和“文记”都打过工。
我在“英记”打工时,“英记”是每年春天开始收茶,直到农历九月秋茶收了以后才停止。当时“英记”每年要雇三四个长工在合口街上收茶,最多一次收干茶达到几千斤。这些茶叶收了以后全部放在樟木根(合口)码头旁边的茶亭里,我们就在码头旁筛茶。那时候的干茶分一、二、三级,质量最好的是一级。茶叶分级筛好后,我们就在茶亭里用木甑把茶叶蒸软,然后压篓,压成一百斤左右一篓,压好了就挑到码头装船。
运输的工具有竹排和针头船(尖头船)。针头船都能装两三千斤,一般都是等到涨水才起运。每条针头船就有三个人,每次运茶,装船都在樟木根码头,装好船后,几条船一起出行。放竹排的位置则在六堡镇附近的小河段,竹排一放就放好多排,长约数百米。把茶叶运到目的地后,我们会在当地装上盐巴和油等生活用品,然后再返航。
以前,六堡镇街上的茶庄都兼做竹木生意,在镇街上的店面也兼营大米、布匹、盐巴等日常生活用品,茶农把茶叶挑来后,可以直接换现钱,也可以换成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带回去,甚至可以先记账,下次再来拿钱或者换物品。茶农如果手头紧,钱又不够,也可以先赊账,把日常生活用品拿回去,等到下次把茶挑来卖了再结账。
我记得帮“英记”打工时,我的工资是每天1元(银元)。那时候茶叶的收购价格是每斤3 毛(银毫,下同)至7毛不等,质量较好的茶叶每斤可达1.2元,当时镇街上卖的猪肉每斤才是1毛左右。
“在茶亭里进行茶叶交易”
讲述人:
谢育才(84岁,苍梧县六堡镇人,年轻时曾做过茶贩和担任过六堡合口街街长)
我3岁就来到六堡镇上生活,我阿爸在镇上经营一个小食店。解放前,六堡镇共有八九间茶庄。合口码头有间茶亭,茶农都会把茶叶挑到那里交易,一担担茶叶在那里放着。收茶的人和茶农谈妥了,会现场写票和收茶,茶农凭票可在茶庄换购物品。
解放前,我是一名茶贩。1951 年,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开过一家叫“联记”的茶庄,只经营六堡茶,茶庄位于六堡合口亭附近。以前六堡收茶,茶庄请有工人,有时候由工人到茶农的茶园讲价收购并挑出茶庄;有时候茶农自己又会挑茶出来,到茶庄的茶亭里交易。那时候,收茶的人较多,每日都有茶农挑着用竹篓或者袋子装的茶叶出来交易。当时收茶最多的茶庄是“英记”,他们是有多少就收多少,从不会让茶农“挑回头”的。
茶农因为要长期踩制茶叶,手脚都被茶叶的汁液染成了黑色,怎么洗都很难洗干净,就算下田里干活也很难褪色。那时候,茶农的生活非常艰苦,大部分人都是光着脚的,所以每到圩日,茶农出来就算没有挑茶,我们一看他们的手脚,也知道他们是做茶的。
以前,六堡镇的船是两头尖的船,合口码头约有20条这样的船,都是私人的。解放后也有濛江船来六堡镇运货,与六堡船不同的是,濛江船载重比较大,船底是平的。
“茶笠里会放上‘茶票’”
讲述人:
陈胜文(56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父亲曾在六堡镇经营“兴盛庄”茶行)
我阿爷梁福是广东人,民国的时候上来六堡镇街开了“兴盛庄”茶行,专营六堡茶。我阿爸陈永昌是本地人,原来是梁福的武师(保镖),梁福比较喜欢我阿爸,就认了我阿爸做 “契仔”。我阿爸刚开始的时候帮梁福打理茶叶生意,后来,梁福回了广州,在广州专门设厂制销六堡茶,我阿爸就在镇上负责经营“兴盛庄”了。
当时,“兴盛庄”的生意非常红火,每次收茶制茶,“兴盛庄”都要临时请二十多个工人,负责在茶亭里面炒茶、制茶。当时“兴盛庄”的茶亭比较大,占地有300多平方米,在马练坪(六堡镇的一个地名)下面,茶亭里又住人又制茶,还做仓库。那时候,担茶出来的茶农络绎不绝,有时候,卖茶还要排长队。
听我阿爸说,那时候茶亭里都会准备大米和小菜,担茶出来的茶农到茶亭交易时,一般都饿了,就任由他们自己下米煮粥,吃饱了再卖茶回去。这些大米和小菜都是分文不收的。有时茶庄里的工人们得空,也会帮煮好粥,茶农来了直接就可以吃。“兴盛庄”当时兼营各种生活用品。茶农们卖了茶,可以换现钱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回去,如果钱不够,也可以先赊账,等下次卖了茶再结账。如果多出来了不想带回去,也可先挂账,下次有需要了再来拿。
“兴盛庄”收了茶叶后,就在茶亭里制茶压笠,里面要放上“茶票”。现在,我家还有一个当时流传下来的“茶票”模版。这些放了“茶票”的六堡茶从合口码头起运,运到广州后交给我阿爷的茶厂。他们会对茶叶进行再加工,然后卖出去,出口东南亚。
“兴盛庄”茶票模板的拓片(记者 杨麦/摄)
?
“出口的六堡茶以粗茶为主”
讲述人:
苏召华(52岁,现在betway必威体育:区经营六堡茶,祖父是“源盛”茶庄老板)
1905年,我太爷(曾祖父)苏敬全就从广东新会上来梧州,和朋友合伙开设了“建国茶厂”,并请有五六个工人做茶,当时这个茶叶厂在广东都城也设有铺面。
后来,我太爷派我阿爷(祖父)苏柏刚入六堡镇收茶,于是,阿爷就在六堡镇里开办了“源盛”茶庄,茶庄位于当时的六堡镇下街。那时“源盛”茶庄规模较大,做到最高峰的时候,六堡镇街上有一半的铺面都是苏家的。
当时,“源盛”茶庄也连带经营百货和竹木生意,所以茶农交易茶叶后就可以换购等价的日用品回家。“源盛”茶庄收茶的时候请有许多工人,分为“一皮”、“二皮”、“三皮”,“一皮”是大掌柜;“二皮”是信得过的大伙计,主要是打理店面;“三皮”负责下乡收茶和制茶。
当时,一斤茶叶的收购价等于一斤猪肉,“源盛”一直参照这个标准定价收茶。我阿爷经营“源盛”的时候,按元度分茶叶等级,上元度(一等)春茶、中元度(二等)夏茶、下元度(三等)秋茶。另外,高端茶(清明前后三天采摘)的价格是“二白茶”(粗茶)的两倍,专卖给广州的客商。不过,六堡茶整体销售仍是以粗茶为主,其中销往香港和南洋最多的是三级茶。“源盛”茶庄收茶量很大,经常一个星期做一批,每批十几条船外运。以前六堡茶出口最高峰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30年代前后,出口的六堡茶也以粗茶为主,茶叶多销往南洋地区,几乎都是“矿工茶”。即使到了1938年广州沦陷,我们苏家的茶叶外销生意也没有停滞。由于有外地老板接洽,所以一般是用船将茶叶运至广东江口,再转船直接出南洋,或者运至广州再中转出南洋。
我太爷经营“建国茶厂”时候,在六堡收的茶叶还会在广东都城中转,在那里苏家也有铺面。通常情况下,六堡的木船换成大盘船都是在广东封开江口或郁南都城进行,然后再下广州。茶叶到了广州后,再转出口南洋。六堡镇的茶叶从收茶、炊蒸、装篓,跟船到达南洋需要一个月,期间,也就完成陈化过程。当时,许多茶庄老板收茶后都是储存一半卖一半,等次年收来新茶,又混合一起再卖。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阿爸继承“源盛”茶庄生意,我大伯苏金培在六堡开办了“又新”茶庄,我三伯苏金润也开办了“三记”茶庄。我的三伯母是新加坡人,她的娘家在新加坡当地也是做生意的。借助三伯母娘家在新加坡的势力,当时苏家的六堡茶在东南亚销售情况相当不错。
我阿爷在六堡经营“源盛”茶庄时,在广东江口设有货物交接站点。当时,许多茶商也是“打帮”经营的,像梁福就曾到六堡开茶庄,也曾帮忙“英记”、“源盛”在六堡开展业务。后来,梁福回去广州经营茶叶生意,他就专门在广州扮演六堡茶叶外销的“接头人”角色。
“茶叶外运靠船和竹木排”
讲述人:
邓超成(51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祖父是“英记”茶庄老板)
我阿翁(爷爷)邓泽才和太公(高祖父)邓盛文都是做茶的。我老家在广东郁南大湾的狮子头村。了解到做六堡茶购销生意有前景,清末光绪年间,太公就带上家属来六堡镇做茶叶生意了,听说当时六堡镇上只有四间房子。
太公先在六堡开了“文记”茶庄,到了我阿翁那一代,由于有英才、沛才、泽才三兄弟,所以除了“文记”,又开设了“英记”茶庄,由我阿翁经营管理,邓沛才继续负责经营“文记”,英才则在郁南老家负责接应。“文记”分家后就不怎么做茶了,茶业生意主要由“英记”经营。“英记”除了经营茶叶,也经营其他百货。
图为晚清时期南方地区用于装茶叶的竹制品( 网友“ 大风天”)提供
三月份收清明茶,茶农用竹篓装茶叶挑来茶庄卖,“英记”工人收了茶之后就进行加工,包括对茶叶蒸炊、脚踩(揉捻)、压篓、打包,打包后要隔一年才出茶。我记得曾经听阿翁说过,“英记”一年要收大约60万斤茶叶。六堡茶产业最兴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许多两广人到东南亚开采锡矿,对六堡茶需求量大。那时候,六堡镇里收茶的量很大,有多少要多少。但1944年日本人入侵梧州后,六堡茶生意就萧条了。
以前,“英记”每次收茶都要临时雇佣十来个工人,负责炊蒸茶叶和压篓。合口码头边上以前有个茶亭,占地有200多平方米,骑楼结构,专门用来筛茶和存放茶叶。当初茶亭是镇上其他几个茶商一起建的,后来被我阿翁收购了。
茶庄收茶后用船外运销售,为此,“英记”和“永记”各自买了一艘船。当时,六堡镇上的茶庄一共有三艘船,其他的都是租别人的船。除了船以外,还有竹木排也参与茶叶外运。运茶船从六堡出发,到了广东江口之后,就由我阿翁的大哥接应。当时,我阿翁的大哥管理广东郁南那边的铺面,茶叶到那里中转后就下广州。六堡的尖头船到了郁南后,要换装大船,否则很难经过肇庆峡,肇庆峡的水很急,比较凶险。茶叶到了广州,就由梁福接手。梁福和我阿翁的交情很好,素有生意来往。梁福既在六堡开有茶庄,也经常跑广州运营接茶业务,再把收到的茶交给香港经销。“英记”收茶后,开始时都是发到广州交给梁福经销,后来做到一定规模了,自己也做起面向东南亚地区的外销生意了。
“交易时多是以物换物”
讲述人:
蒋永春(65岁,现在苍梧县六堡镇经营茶庄,祖父曾是“源盛”茶庄的伙计)
我阿翁(爷爷)蒋观田1901年出生,是六堡镇腊垌(当地又称为“猎垌”)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先后在“源盛”、“英记”和“永记”茶庄做过长工,其中在“源盛”茶庄做的时间最长。“源盛”茶庄是苏柏刚家族开设的。
听我阿翁讲,以前六堡镇上的茶庄是根据季节请工人的,发船运茶时会临时雇佣比较多的工人,有的负责收茶打包,有的负责搬运。如果闲时,则每个茶庄只有一两名长工,负责制茶和管理店铺。那些从广东来的茶庄老板多是常驻六堡的,家眷也带来六堡。有些茶庄的老板不在六堡,但也委托其他茶庄帮忙收茶,或派出“二皮”(高级伙计)在六堡镇里设置收茶的代理点,所以六堡镇最高峰的时候有二三十家茶庄在收茶。
当时,我阿翁是采茶戏的师傅,经常拉二胡。六堡镇上的茶庄老板们没什么消遣,都比较爱听戏曲,所以经常邀请我阿翁去演奏几曲。那时,我阿翁较受苏柏刚赏识。
我阿翁在“源盛”茶庄干活时,“源盛”茶庄只收干茶,收了就放在茶亭仓库里。当要起运的时候,茶庄的伙计会将收来的茶再蒸一次,蒸软了就压篓装船,从合口码头运出广州。当时六堡镇里较大的茶庄已经有“源盛”、“文记”、“英记”、“永记”等六七家。我阿翁主要帮茶庄装篓和压饼。听我阿翁说,每次等到收上来的茶叶有一两千斤了,就用木甑蒸压,蒸软了再用大篓压装。当时,大多数茶篓都由腊垌村民编织,一篓可以装上百斤茶叶,装满茶叶的茶篓需要两个人合力才能抬上合口码头的船排。那种装茶的大竹篓,腊垌村每年要编织一两千个。
那时候六堡镇里茶庄收的茶大多是中茶,即一芽带四五叶的茶叶。茶谷(一芽一叶的高等级茶叶)产量很少,茶农一般将其留在家里作为药用,用来治小孩肚子疼,发烧发冷等。茶庄老板收到茶谷,一般都拿来送礼或自己喝。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六堡镇上的茶庄收茶每斤价格约为东银1 毫。因为茶价偏低,所以茶农到茶庄交易时betway必威体育是“以物换物”。以前的茶庄既收购茶叶,也经营日用杂货。因此,茶农卖了茶叶后,可根据自身家庭情况,换购与所卖茶叶等价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