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曾燕 通讯员 朱慧倩
????深秋的龙圩区新地镇大同村,蓝天如洗、远山如黛。路旁,连片的水稻洋溢着丰收的稻香;河里,流水蜿蜒清澈,人在桥上能看见河底的细石和游鱼;村里,一栋栋黑瓦白墙的新居正在建设,村民喜笑颜开。
????“桥通后,我们出行、运货都方便了。”10月13日,几个村民在大同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门口闲聊,谈论大同村新塘基涵洞工程完成后给村里带来的便利。
????大同村距离镇区约16公里,岑苍高速贯村而过,却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山区村。近年来,该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累计种植砂糖橘800多亩,还有山林上万亩,林果业和劳务输出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该村的5个自然村均沿河分布,村民间往来以及到镇上多要走一座由水泥涵管搭建的简易桥。
????谈及过去的日子,60多岁的村民李汉林回忆说,村民祖祖辈辈都是趟水过河,2000年村民为方便农产品运输,筹钱用几根水泥涵管在河里搭了一座长4米、宽4.5米的简易桥,拖拉机和小型车辆可以通行。然而,每当下雨河水上涨,这座简易桥就会被淹没甚至冲垮。“涵管常常被冲毁,一年下来要修补三四次。”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日昌说。
????今年3月,我市启动实施“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李日昌向新地镇政府和龙圩区交通局汇报了村里的情况,桥梁建设获得立项。经过多方协调,共筹集资金10.5万元,一座长4.5米,宽4.6米的新桥建成,10吨以下的货车都能通过。
????桥通了,群众心里也踏实了。村民刘乐文感慨地说:“有了这座桥就方便多了,真的感谢党和政府出台的好政策。”
????现在,大同村正设法筹集资金5万元,计划拓宽村里的道路。村里看得见的变化,提高了村民的凝聚力,大家纷纷出钱出力支持村里修路。“虽然是基层党员,我也关心国家大事,党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这次大会一定会给大家带来betway必威体育好消息。作为村干部,我要尽全力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李日昌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