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陪伴?陪伴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每一个城市里面总有一种食物,它如同空气一般普通,也如同空气一般不可或缺,默默地陪伴着城市里的人们,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习惯。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酒香并不怕巷子深,刺猬姐和食侠晚上9点就在三云附近徘徊,就是为了一尝最近的朋友圈中的网红美食“龙圩太爷烧鸭粉”,传闻这家流动小店只在晚上9点30分以后出现。果然,在农业银行门口,一个有着闪着红绿灯光的牌匾的小车,便是寻觅已久的“太爷烧鸭粉”了。
烧鸭是岭南人自古喜欢吃的一道菜,这和岭南的气候有极大关系。岭南天气炎热,居住于此的先民认为鸭肉有清热祛火之奇效。 8只色泽红艳,油润光亮的烧鸭在飒飒冷风中一溜排排吊起,三两个食客安静地等着老板把烧鸭腹腔里的卤汁水放到料汁桶里;过马路的功夫,等待的队伍已经快两米长了。人们总是相信,来之不易的东西总是比唾手可得的食物更加美味,不知对食物本身来讲是否公平。
烧鸭斩件,整齐地摆放在烫粉上,浇上一勺烧鸭汁,一碗热气腾腾的烧鸭粉便大功告成。放上香菜葱花,来点咸酸菜和萝卜丝,如果还想再驱散点冬天的寒气,火红的辣椒,是你最佳的选择。
这里的河粉口感与别处不同,吃起来比炳记薄一点,比芳记厚一点,弹性十足,烧鸭汁仿佛已在粉条上裹了一层膜,在保留粉本身的味道同时,入口滑滑的就如在吸溜着鸭肠一样;烧鸭皮薄肉厚,但皮下的脂肪含量不可小觑,几块下肚,要减肥的女孩子估计已在心中哀嚎。但美味当前,一口河粉一口烧鸭肉,卤汁的味道是点睛之笔,是烧鸭和粉条间最好的媒介。
鸭子不肥不瘦,这里的酸菜甜味比酸味更明显,所以整碗烧鸭粉咸鲜味和甜味并驾齐驱,共同营造了这夜色间的舌尖盛宴。
隔壁一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先来,点了一碗烧鸭粉,吃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她的老伴来寻她,暮色浓重,老爷子眼神不好,已走到妻子身旁而不得知;老太太却不急招呼,而是一边瞄着自己的老伴一边怡然自得地咀嚼着嘴里的鸭肉,咽下后又扒了两口河粉,才招呼身旁的老伴坐下,生怕好不容易买来的烧鸭粉会被分掉似的。 这晚上的烧鸭固然好吃,但凛冬天气中转着圈圈的鸭子,总是不如刚出炉的好;刚出炉的总不如记忆深处的味道好。时光回到六七十年代,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四方井总有位汉子担着两篓子刚出炉的烧鸭出现在街面上,冒着热气的鸭子油光光圆鼓鼓,卖相十足。孩子们留着哈喇子看着竹篮里的鸭子,大人使劲催也挪不开脚,大人知道家里拮据,但看着眼巴巴的小孩又不忍心拉走,又见那烤鸭实在肥美可爱,卖相诱人,咬咬牙,蘸着唾沫数着口袋仅有的几张票子,要来半个鸭子。不出一会,油亮亮的烧鸭便告罄了。
现在再问父母那一辈,他们总说现在的东西不如当年的好吃,不如当年的清甜,不如当年的香。到底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已不可对比,食物的形体与过去相差无几,然而人的心态依然不同,但那年的味道里包含了他们这代人对于生活的坚韧与憧憬,到底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可能我们都已分不清了罢。 《西江都市报》同步推出“梧州美食江湖”栏目,敬请订阅。 总策划:刘CEO 推广:骆掌柜 文字:食侠 图片:食侠 视频制作:盛视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