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刘春晖 徐嘉励
7月24日,第六届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市开赛。陈奎香代表我市职工参赛并荣获茶叶加工工(手工制茶)项目第一名。谈到获奖感受时,她坦言,看茶做茶,相得益彰。
陈奎香冲泡品鉴茶工制作的六堡茶。“六堡茶微刊”供稿
位于六堡镇大朗组的大生茶厂,创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制茶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家传风气。现任大生茶厂厂长陈奎香,是大生茶厂第十代传人,也是市级六堡茶“非遗”项目传承代表人。 “大生茶厂一直推崇‘看茶做茶’的理念,是茶厂上一代传人陈恒芝老人总结归纳的制茶工艺精髓。”陈奎香说。她介绍,我们通常熟知的六堡茶农家茶工艺步骤为杀青、揉捻、堆闷、复揉、干燥。但也有茶工会将新采摘的春茶鲜叶摊晾在竹编的簸箕上经过萎凋后再进行杀青等步骤,这样制成的农家茶,滋味会更加浓厚。 农家茶口感丰富的特点,使陈奎香更加热衷于钻研工艺细节,在标准制法的基础上,一点点摸索门道,加以改进。现在,茶厂的茶工们从鲜叶萎凋到杀青,每一个制茶步骤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仅仅依靠纸笔来记录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丰富自己的制茶体会,才能把每一片茶叶制成它最原始的模样。 “六堡茶千年制茶历史得以续写至今,离不开六堡镇代代相传的六堡茶制作技艺和每位茶人对六堡茶历史文化的传承、坚守与创新。”陈奎香充满自信地说。她回忆,2014年,传统六堡茶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六堡茶制作技艺贴上了“国字号”名片,获得文化部门betway必威体育的重视和保护。当年,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还批准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三项标准。这让梧州六堡茶的种植、生产和流通环节愈加规范。 去年,我市又接连开展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和参加北京“两展一节”,六堡茶的名声越来越响。陈奎香看到,以前到镇上收茶的多是本地茶客和南宁、广东的茶商,现在天南地北的茶商都来了。 采访结束时,陈奎香感慨地说,无论是坚守传统,还是变化创新,对于梧州六堡茶的茶匠们而言,寻味片片茶叶中那一道上千年的独特馨香,是对六堡茶地道真味的坚守,也是六堡茶手工制作的质朴匠心。 现在,大生茶厂“原汁原味、看茶做茶、不讲固定、掌握火候”的制茶守则,将由陈奎香传给下一代茶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