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邓发浩 昔日,梧州港口码头人头攒动,船舶旅客川流不息;今日,重型机械在现代化码头“拔地而起”,堆场货柜不计其数。梧州码头“画风”巨变的背后,见证着梧州航运的变迁与发展。 梧州位于三江交汇处,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使得众多码头应运而生。据《betway必威体育:志经济卷》记载,截至1993年,梧州在三江六岸共建有大小码头169座,数量之多不仅排在西江流域各港口前列,在全国港口中也不多见。 新中国成立初期,梧州全港共有客运码头20余座。今年65岁的退休工人刘云一直住在河东片区,他说,当时的码头都集中在河东,沿岸的大南码头、珠玑码头、大同码头,是当时梧州建设最好的客运码头,均用石块或水泥构筑梯级。码头航运繁忙,每天有梧州往返广州、江门、南宁、柳州等长途客船停泊。此外,河东片区还有西门码头、柴竹渡码头、驿前码头等,在这些码头乘船可前往长洲、龙圩、betway必威体育:等地。 几座码头中,市民印象深刻的非大同码头莫属。上世纪60年代,大同码头重建并改称为航运客运码头,地址就位于现在西江一路易发市场对出防洪堤附近。码头的繁华景象让刘云记忆犹新,他说,至上世纪90年代,在航运客运码头乘船一直都是betway必威体育:民的主要出行方式,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旅客在码头来往穿梭,每年春运期间的船票更是一票难求。
1972年的鸳江码头 (betway必威体育:博物馆供图)
1982年的航运大楼 (betway必威体育:博物馆供图) 航运客运码头承担客运重任后,大南码头和珠玑码头于上世纪70年代合并改建为专供货运大南综合码头,成为梧州水上货运现代化开启者。据《betway必威体育:志经济卷》记载,该码头是当时梧州港口最大的码头,在国内内河港口中属于大型机械化、现代化码头,配备多种机械设备,构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港口生产体系。在大南综合码头的先进经验的带动下,河西综合码头、李家庄集装箱码头、富民集装箱码头也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建成投产。 进入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梧州西江黄金水道优势更为彰显,备受外地企业青睐。大利口码头运营方珠海港(梧州)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徐戈回忆称,2009年,他们总公司来梧考察,发现梧州的水域地理位置优越,决定在梧州投资建设大利口码头,计划通过码头将公司业务辐射至更广阔的地区。与大利口码头运营公司战略相类似的还有其他一些两广地区的大型企业,他们在梧州收购改造或新建了李家庄码头、紫金村码头、赤水港码头等大型现代化货运码头。 2019年5月21日,在大利口码头新建的3号、4号泊位项目工地,施工人员正在清理现场,为下一步安装起重机轨道做准备。 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凡 摄 随着梧州公路、桥梁网络的织密,以及城市布局的调整,梧州的码头也演绎出“时代的变奏曲”:李家庄等码头每天24小时不间歇运行,成为梧州货运发展的“顶梁柱”;河西综合码头已摇身一变,成了热闹的夜宵酒吧商区;原来的航运客运码头、大南综合码头等地,成为市民垂钓与游泳的好去处;在鸳鸯江交汇,曾因装卸粪便而得名的“牛屎码头”不复存在,鸳江大桥已成为梧州鸳鸯江的新地标。 李家庄码头 西江都市报记者 何鎏 摄 七十年潮起潮落,如今斑驳的石阶、壮观的泊位,都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航运故事。 ■ 背景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梧州的客运码头主要分为干线码头、县乡码头及渡口码头。随着抚河(桂江)浮桥、桂江一桥、桂江二桥建成,渡口码头多被废弃。 作为客运使用的大同码头,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重建,称航运客运码头,并配套客运站。全港长途干线客运船舶主要集中在此码头停泊。上世纪70年代初,珠玑码头和大南码头连为一体,改建为大南综合码头,专供货运。 此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梧州港各专营港口装卸运输企业对原有的货运码头陆续进行了改造,并先后建起一批新的码头,包括河西综合码头、第二运输公司高旺码头等。其中,河西综合码头于1988年4月动工,工程分四期进行,1992年4月建成第三期工程,1994年9月和12月又先后建成李家庄集装箱综合码头、富民集装箱码头。 2005年,李家庄码头被中国外运集团收购,并由该集团子公司梧州中外运仓码有限公司管理营运。2013年,紫金村码头试营运。2015年,大利口码头建成投产。 西江都市报记者 邓发浩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