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同时也反映着城市形象、城市文明程度。近年来,梧州的农贸市场不断改造升级,从乱摆卖的“马路市场”到划分便民直销区,从“脏乱差”到规范经营,从买得方便到买得舒心…… 越来越整洁有序的农贸市场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与之同频共振的,则是老百姓越过越红火的生活。 “以前走进市场看到的是‘脏乱差’” 梁月新一家于2007年底从betway必威体育:搬到长洲区红岭路福兴时代广场小区居住,刚搬来的几年时间里,小区附近还没有超市,他们一家一日三餐的食材基本都在小区附近的新龙市场购买。说起之前的市场环境,梁月新不禁直摇头,她回忆说:“市场及周边乱搭盖、乱摆卖、车辆乱停放,市场内污水横流、杂物垃圾乱堆……以前走进市场,看到的都是‘脏乱差’!” 不仅仅是新龙市场,以前市区内的其他农贸市场也不同程度存在“脏乱差”问题,十分影响市民的生活。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梧州大部分农贸市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硬件设施跟不上、管理方式不到位等,导致环境脏乱,交通不顺畅,食品安全隐患也多。有些农贸市场还是自发形成的,菜贩直接在路边或者居民楼下摆地摊,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市容环境和市民日常工作生活。农贸市场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但是,过去城市综合整治,多采用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以定期组织队伍开展巡查的方式进行。由于一线执法力量有限、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尽管反复劝解、反复整治,却依旧陷入了“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恶性循环,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城市病”久治难愈、屡治不绝,市民对此反映强烈。 高峰时段大部分市场有专人值守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2018年开始,我市开展城市建设提质工程,推进“四城联创”工作,举全市之力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农贸市场整治也成为其中一项重点工作。 各级各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制定详细管理标准,并建立食品责任清单与主体责任清单,要求市场开办者与经营者按照清单逐一进行整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对屡劝不改的商家依法依规处罚。推动治理工作的同时,相关部门还督促商家自觉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此外,我市还对部分农贸市场实施周边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市场布局重新规划、停车区域划定、农民直销区设立、门店招牌风格统一等工作,使农贸市场“颜值”明显提升。 11月26日上午,长洲区新龙市场熙熙攘攘,梁月新提着购物袋穿梭在各个摊点,舒心选购。新龙市场整治、改造升级后于10月底重新开业,市场内地面干净清爽,光线明亮,肉类、水产、蔬菜、活禽等各种摊位都按类别整齐分布,市场外的违建商铺被拆除,原来在人行道路上的摊档搬回到市场内经营……看着市场周边的卫生环境和交通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梁月新直言“这才是一个市场、一个城市该有的样子!” 整治成效有了,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现在,每天早晚买菜高峰时间段,我市大部分农贸市场都有专人值守,发现乱摆卖、乱停车等行为及时劝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大队、城市管理监督局共同派出执法人员,排班轮值,加强监管。此外,我市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按照每个城区至少打造1到2个标准化农贸市场的目标,对农贸市场规范化升级改造,要求市场内配备无公害检测中心、导购图、宣传栏、公平秤、电子显示屏等,优化市场格局和功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已对全市20多个农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涉及面积约4.5万平方米。 “小菜篮”关乎“大民生”,近年来我市农贸市场整治成效群众有目共睹,市民在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里购物,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梧州日报记者 柳双 通讯员 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