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1951年,年仅15岁的覃德才被分配到46军138师警卫连担任警卫员,从此开启两年多的入朝作战生涯
“警卫员24小时轮班保护首长”
2020-10-25 20:58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覃波

梧州日报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覃波

“毙(伤、掳)敌军一百零九万、击落和击伤缴获敌机一万二千二百多架、毁伤敌汽车四千多辆……”10月19日,84岁的覃德才坐在桌前,一笔一画地把1965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当天《羊城晚报》刊发的中朝军队战绩,再一次抄在厚厚的本子上。

一份“革命军人证明书”,一个和平鸽勋章及两个搪瓷杯,凝聚着覃德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记者 吴艳虹 摄

入选警卫连

覃德才是岑溪市诚谏镇美和村人,1951年2月,年仅15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到南宁集训。1个月后,46军在南宁选兵组建暂编团,覃德才因训练成绩优秀被选中入团,并随团到广东陆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训。掷弹、扛炸药包、步枪射击、跑步……这些都是覃德才每天的必练科目。

当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声音已经响彻大江南北。从工厂至农村,从机关到学校,所有人都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覃德才说:“工人脱下工服换军装,农民摞下锄头去扛枪,姐姐和弟弟抢着要入伍,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过大江。什么叫力量?这就是中国力量。”

为了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军战士,覃德才咬牙苦练,两个月集训结束后,覃德才跟随部队步行三天三夜到达惠州火车站,乘车北上至湖北武昌换装。然后,他们又乘火车跨越鸭绿江,到达朝鲜。

入朝以后,覃德才被分配到46军138师警卫连担任警卫员,负责保护首长的安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覃德才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拿出他最引以为豪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和平鸽勋章及两个军配搪瓷杯。“革命军人证明书”上注明:覃德才同志系一九五一年参加我军现一三八师警卫连工作……证书上还加盖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关防”的红色印章。

保护肖军长

到达朝鲜以后,覃德才终于亲身体验到战争的残酷。他沿途见到的都是令人心酸的情景:街道已不再是街道,城市也不再是城市,敌机在高空盘旋,到处是战火连天、残垣断壁,举目就见横七竖八的尸首,当地的朝鲜群众被迫成群结队向后方的安全区域撤离。

当时,敌我作战装备不对等,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损伤,与覃德才一同入朝的战友们,渐渐有了伤亡,还有人失踪。而且,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使志愿军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覃德才的耳朵、手脚也长出了冻疮。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战斗了两年多,1953年7月13日,夏季反击战役的高潮——金城战役打响。当晚,从金城川至东海岸,志愿军全线出击,不断打击敌人。而46军负责着西海岸守备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策应第20兵团和第9兵团在中集团军及东集团军发起的战略突击。此时的覃德才已经成为了军部警卫员,他和其他警卫员一起,负责保护46军军长肖全夫。他说:“为了保护肖全夫军长的安全,我们警卫员24小时轮班进行贴身保护,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长枪、短枪、匕首。”

金城战役取得胜利后,停战协议的签订随之而来。当局势趋稳以后,志愿军开始分批撤离朝鲜。1953年9月,覃德才随军回国,被分配到浙江海军航空部队,继续担任警卫员工作,直至1956年复员回乡。

编辑: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