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冼振宇
“同志,你吃饭了吗?同志,你家在哪里?这两句朝鲜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怎么讲。”10月19日,在岑溪市甘冲社区的一栋老房子,94岁的雷伟英牙齿几乎已经掉光,但对那段刻骨铭心的抗美援朝经历却记忆犹新。高个子的他身穿一套65式军装,胸前仍郑重地佩戴着抗美援朝纪念章。
运粮到前线
1950年年底,在大西南地区参与剿匪时,雷伟英所在部队接到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命令,全军立即开展挖战壕、修筑工事、包围追击等军事训练。次年,该部乘火车到达鸭绿江边,再步行过境进入朝鲜。雷伟英说,部队一直走了18天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炮声、飞机轰鸣声由远及近,由小变大。但是,枪炮声越响,战士们的斗志越昂扬。
部队途经丹东火车站,接到任务要从车站运送军粮到前线。雷伟英和炊事班班长等人一起背着军粮前行,在途中遇上空袭,一个汽油桶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引爆,炊事班班长不幸被烧成重伤,壮烈牺牲。
部队运送的军粮不仅供应军需,其中一部分还要救济战区里的朝鲜群众,“朝鲜的老百姓为了感谢我们,拿出他们家最好的食物——饭焦汤来招待战士们。”雷伟英说。
在“三八线”上,雷伟英所在部队与敌军隔河对峙拉锯,对面山上就是敌方阵地,白天可以看到敌方的大炮、坦克林立。雷伟英说:“我们不能选在清早过河,因为天慢慢变亮,河面的动静,敌人会看得越来越清楚。”为此,雷伟英所在部队选择在晚饭后、天色渐暗的时候紧急渡河攻击。但行动不久还是被敌军发现,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枪炮声响彻两岸。雷伟英被敌方的炮弹击中右耳廓,鲜血沿着胳膊直往下流,他当场昏倒在阵地上,战友连忙把他送到临时救护点。
临时救护点条件简陋,但当时已收治了200多名伤员,雷伟英和其他伤员被转送回国救治。约九个月后,他在哈尔滨的医院治愈出院,又与20多名同时出院的战友一起经沈阳重返朝鲜战场。
雷伟英佩戴着抗美援朝纪念章,向记者讲述入朝作战的经历。记者 冼振宇 摄
激战西方山
到达谷山里后,雷伟英见到了从前线回来的连长和指导员。连长告诉他,此前部队里的大部分战友都已经牺牲。雷伟英被编入新的部队,在谷山里集训约两个月后,奉命参加上甘岭战役中西方山和无名高地的战斗。
当时,雷伟英所在的志愿军15军44师130团负责驻守上甘岭西方山一侧阵地,西方山再往上就是无名高地。部队在西方山与敌军连续作战了好几天,班里要派人掩护其他几名战士埋设地雷。班长自告奋勇申请执行任务,却不幸被敌人开枪击中。随后,雷伟英和另一位战士借助战壕地形掩护,用担架把中弹的班长抬回来,但班长已光荣牺牲了。
不久,部队从西方山转移到附近的无名高地。一天,团里下达命令,要抽调战士到后勤连支援前线部队,负责把木柴制成炊事燃料,雷伟英就成为了被抽调的其中一名战士。“在防空洞里烧炭的时候,我从洞口就能看见密密麻麻的敌机在空中盘旋,有时候一个炸弹落在洞口附近,炸得大家满脸满嘴都是泥。”但冒着炮火与轰炸,雷伟英仍然出色地完成了烧柴制炭支援前线作战的任务。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