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夜市经济、路边经济等“地摊经济”飞速蹿红,热度不减。这得益于中央释放的政策红利,一方面放开“地摊经济”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其接地气、通人气、促和气的烟火气息深深吸引着人们。
随着地摊和逛集市的人们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存在占道经营扰乱交通、车辆乱停乱放、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夜间噪声扰民、食品卫生无法保障等问题。管太严影响民生,不管又不行,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关键在于“管放”平衡——包容审慎。包容在前,这一点顺应民心、合乎时宜,是优先稳就业保民生的客观需要,是有温度的治理。审慎,则是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既要民生、要烟火气,又要文明有序,是一道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题。放开不是放手,也不是放松,而是讲究“有序”二字。
审慎监管促规范。有关部门可以结合我市实际,出台相关规定,对“地摊经济”进行规范调整,把规定落细落实,推行精细化管理。科学选取经营地点,限制经营时段,统一准入标准,如食品类经营人员需具备《健康证》和《食品卫生许可证》等相应证件;实行分区管理,可以按照美食街、趣玩街、服饰街等分区分类划定摊贩经营场所,方便管理;推行记分制,确定分数标准,违反规定实行扣分,如乱扔垃圾、占道经营相应扣分,扣完分取消许可,收回摊位;加强治安巡逻,可发动公安民警、长安义工、骑楼大妈、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治安巡逻,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整治,促进经营自治规范化。
柔性包容有温度。街道城管执法人员要学会柔性文明执法,对摊主“嘘寒问暖”拉家常、听心声,同时加强规范经营的宣传教育引导,对轻微违规行为以教育疏导为主,让执法更有人情味,也可以把摊位打造成大方美观的统一风格,让“地摊经济”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摊位分配也可采用公开抽签的形式,优先安置下岗职工、低保户等弱势群体。
小摊点、大民生,“地摊经济”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发挥着打通城市生活“毛细血管”的作用。放管得当,就能激活“地摊经济”一池春水,就能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让城市更有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