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调查研究要始终站稳群众的立场,深入到群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具体场景中,以群众的“视角”感知群众的点滴变化,保持与群众共情、共鸣、共振的敏锐度,实实在在谋好群众之事,推动党的事业高质量发展。
用好与群众共情的敏锐度,在调查研究中要从群众只言片语中抓住群众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详细资料。调查研究不仅要会说,用群众语言拉近距离,更要会听,首先要在思想上把“身子俯下来”,与群众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才能听出群众最真实的情绪、最迫切的需求;其次要营造出一个好的“聊家常”环境。走访基层用“大阵仗”陪同式的调研对群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压迫感,无形中拉开了彼此距离,导致群众不想说,也不敢说,最后“聊家常”变成“聊套话”,与群众共情也就无从谈起了,有效的第一手详细资料更无从掌握。 用好与群众共鸣的敏锐度,在调查研究中要从群众鸡毛蒜皮小事中掌握群众最迫切的“急难愁盼”,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抓住解决主要矛盾提供了方向。群众的“急难愁盼”不在长篇累牍的报告里,而是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场景里。有些调查研究就是由下往上层层报告,最后得出的结论或是无关痛痒的“老生常谈”,或是与群众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甚至南辕北辙的“荒诞不经”。因此,开展有效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走出办公室,到群众生活工作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真切地听到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并且,在此之前要明确调研的目标,围绕目标将基础材料找全、翻遍、想透,得出两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看群众生活工作的场景,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主线头,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用好与群众共振的敏锐度,在调查研究中要从群众“柴米油盐”中盯紧民生事务落实的细枝末节,把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贯穿谋事成事的全过程。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到问题的解决上,要充分发挥调查研究谋事成事作用,在充分研究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始终以群众的“视角”去“望闻问切”,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推动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具象化,最终达到与群众“柴米油盐”的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