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基层减负的重要手段,但要警惕信息平台使用不佳反成基层干部“数字包袱”。
近年来,各地积极适应信息化大趋势,探索打造信息平台助力基层治理,有效提高了治理工作效率,让基层干部得以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 但也可以看到,信息平台滥用成基层累赘的现象时有发生。譬如,信息平台五花八门,各行其是,不同部门开发的平台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数据难共享,干部重复录入数据成常态;考核导向走偏,将工作成效等同于下载率、点击率、在线时长,基层干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刷数据,严重拖垮工作进度……如此种种,非但没有为基层干部松绑,还徒增基层干部压力,无疑与建设信息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驰。 信息平台建设使用出现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来的是数据联通共享机制、科学考核评价机制的缺位,以及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职责边界不清。信息化平台运行成效影响着基层减负质效,只有保证信息平台使用效果最大化,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压垮基层干部,才能让基层减负真真正正落到实处。因此,要在推动数据联通共享、健全考评机制和完善责任清单上加大力度。 信息平台重在质量而非数量,要加强部门联系,对功能相似的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进行“减员”,同时打通各条线数据库,走出数据孤岛,让数据利用更加便捷化、高效化;科学设置考核制度,推动考核评价从“数据”向“实绩”转变,将事项办结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划定基层责任边界,实行基层工作责任清单化管理,推行事项进入审批制度,严防部门层层转移责任。 总而言之,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要在保证信息平台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为基层治理插上“科技翅膀”的同时,坚决防止信息平台成基层“数字包袱”,切实打通数字赋能基层减负“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