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特应性皮炎困扰的李女士今年冬天身上开始出现奇痒难耐的“皮疹”,皮肤状况也越来越糟。反反复复发作的瘙痒让她睡眠不佳、情绪抑郁,开始影响日常的工作。
特应性皮炎被视为皮肤科的“一号疾病”,是一种以干燥、瘙痒和慢性湿疹样皮损反复出现为特征的2型炎症性疾病,以往常常被简单诊断为湿疹。近年来,特应性皮炎发病率不断升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赵作涛副教授提醒:“特应性皮炎具有慢性、炎症性、瘙痒性和复发性四大特点。而冬天天气寒冷干燥,外部环境刺激容易引起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加重和复发,需做好长期、规范疾病管理和日常皮肤护理。”
警惕“一病变多病”
在冬季,特应性皮炎更容易加重和复发,这是因为人体皮肤水分含量本身就比常人少,冬季干燥的空气和低湿度可能加重水分缺失,甚至加速皮肤中的水分散发,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加之身体护理不足、保湿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容易让特应性皮炎“卷土重来”。
“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最明显的体验就是‘痒’,难以忍受的瘙痒。但‘痒’只是表征,更深层的发病机制是‘炎症’。”赵作涛解释,“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疾病极易反复发作,患者可能遭受剧烈瘙痒、皮损、睡眠中断等疾病负担困扰,正常工作、学习节奏被打断,社交场景也会受限,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而特应性皮炎只是2型炎症驱动疾病的“第一站”,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共病风险也会更高。“因此,特应性皮炎控制对于青少年、婴幼儿而言尤为重要。不仅需要长期治疗,还需要及时治疗,警惕‘一病变多病’,避免在生长发育、学习、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造成更大负担。”赵作涛说。
特应性皮炎频繁复发的过程中,有环境“外因”也有患者“自身因素”,目前不少患者对疾病认知仍存在误区,对规范治疗和长期疾病管理的意识薄弱,易陷入“诊断—治疗—停药—复发—再治疗”的循环中,长此以往,患者也容易丧失治疗信心,从而导致病情反复及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例如,一些患者误认为特应性皮炎只是过敏而已,只要不过敏就大功告成;或误以为是免疫力低下、皮肤得不到有效清洁才诱发疾病,觉得是不致命的小毛病,“随便治治就好了”;或治病心切,期待快速缓解皮炎和瘙痒、彻底根治疾病,从而频繁更换治疗方案或一旦见效就随意停药断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需要长期规范治疗
此外,赵作涛表示,特应性皮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进行长期规范管理。在有了适合自身的治疗方式后,患者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以“年”为单位设定长期治疗目标。这样平稳的长期控制不仅能一定程度上抵御频繁复发的风险,也利于成长、学习、事业这样长期的重要人生阶段不被复发打扰。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特应性皮炎患者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遵医嘱选择适合方案。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等,在长期治疗中,往往会考量疗效和副作用,希望更好地控制症状、减少和预防复发。
赵作涛介绍,“轻中度患者可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外用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等进行治疗;中重度患者可选择系统治疗。”
进入冬季后,特应性皮炎患者尤其需要注重日常的皮肤护理,避免皮肤干燥,警惕病情加重。赵作涛建议,特应性皮炎患者应尽量穿纯棉、宽松透气的衣物,洗衣时避免刺激性强的洗涤剂;切不可盲目忌口,食物规避应以合理的过敏原检查和病史为基础;淋浴或泡澡的时长可控制在5至10分钟内,水温不宜过高,并及时涂抹润肤露以保护皮肤屏障;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尤其在干燥的冬季注意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及湿度。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