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握力作为人体的一种力量表现,其强弱与肝气的盛衰关系密切。
筋脉是连接肌肉、骨骼和内脏的重要组织,中医讲“肝在体合筋”,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直接影响筋脉健康状态,握力的强大就依赖于筋脉的强健。
当肝气充足,气机流畅,让血液正常循环,筋脉得到肝血的充分濡养,握力强劲;反之,如果肝气不足,气机疏泄不畅,血液运行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握力减弱。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因为肝气衰弱而出现手抖、握力下降的原因。
如何锻炼才能让自己肝气足、握力强?不妨试试中医握固法。
将舌尖抵在口腔上方软腭部位,双手大拇指同时放在手心无名指指根部位,四指攥紧,握固大拇指,呈握拳状。
盘坐,持握固双手放在膝上,微微提肛,养气3分钟。吸气,然后憋气,体会气从会阴穴上移至神阙穴(肚脐处),自觉神阙穴发热之后,用鼻子呼气,将气徐徐呼出,反复做21次。
再用握固双手的拳眼(虎口面),从上向下摩擦两侧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轻微发热为度,再收手握固,恢复自然状态。
握固法可以随时练习,在早晨做效果最佳。
这些都与肝的气血有关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吴梦雪表示,《黄帝内经》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在日常生活中,视物不清、手脚发麻、睡眠差、心情不好等症状,往往都与肝的气血有关。
肢体麻木易疲劳。中医讲“肝主筋”,此功能有赖于肝之气血的濡养,只有肝的气血充盈,筋脉得到充分濡养,肢体运动才能灵活,筋力强健而耐疲劳。若肝血衰少,筋失所养,则会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易于疲劳,甚至萎废不用、手足震颤、肌肉瞤动等表现。
眼干昏花夜间盲。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的生理功能与肝血是否充足有关。如果肝藏血功能正常,双目得养而视物精明;如果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就可能发生眼干、昏花、夜盲等眼部不适,适宜补血养肝。
睡眠不好心情差。如果肝血不足,肝的阳气在夜间不受制约,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出现虚烦不眠、心悸不安等表现。此外,如果肝气郁结、肝血失养,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会产生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
长期看手机、劳心劳力、思虑过度、熬夜晚睡都会影响肝的气血,因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愉悦心情,停止焦虑内耗,就是养肝护肝的基础方法。
(据学习强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