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吴小华
腰围大了,体重超了,慢性病找上门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体重管理门诊”等词条冲上热搜。为什么要重视体重管理?医院是如何帮助肥胖患者减肥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3月20日,记者在市工人医院体重管理中心看到,现场有10多名患者在排队候诊,今年35岁的市民李小姐便是其中一员。
“我在节食、运动与反弹的怪圈中反反复复,体重秤上的数字却越来越高。”李小姐告诉记者,她身高不足158厘米,体重达82公斤,长久以来为超重问题而苦恼。
称重、量身高、测血压……李小姐完成一系列身体评估后,气喘吁吁地坐在诊室的椅子上。市工人医院体重管理中心接诊医生兰群芳拿着李小姐的体检报告单,眉头轻蹙。原来,李小姐的体重指数(BMI)达到32kg/m2,属于中度肥胖,而且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确定了李小姐的基本情况后,兰群芳联系了营养科、中医科、心脑血管科等多个科室,通过“多对一”的方式,为李小姐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清单和运动方式,再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李小姐拿到饮食清单后,说:“希望这次的治疗方案对我有效果。”
“我们在2021年开设减重门诊后,前来就诊的肥胖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兰群芳表示,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大部分患者是因生活饮食习惯不健康引起肥胖,但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遗传、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而且肥胖患者经常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不孕不育等疾病。
肥胖影响身体健康,家住芝麻城的患者陈先生对此颇有体会。之前,身高170厘米,体重90公斤的陈先生出现失眠、心律失常等症状,为了瘦身,他积极地配合医院医生的治疗。“吃药、运动、艾灸……刚开始用药时,一个月就减了5公斤,按照治疗和运动方案,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我的体重减到了80公斤,失眠问题也有所改善。”陈先生高兴地说。
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张耀文表示,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过程中,除了使用药物治疗,还需要营养科提供饮食方案、康复医学科提供科学运动指导,在停药后继续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多管齐下才能让患者科学、健康、有效减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广西桂东人民医院等已开设有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这些医院整合了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心脑血管科等多个科室力量,为肥胖患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对此,医疗人员指出,体重门诊是科学研究推动、政策落地、公众意识提升与社会氛围改善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