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整的六堡茶产业系统中,茶园种植是发展基础和先决条件。然而,受种植技术低下、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响,梧州六堡茶毛茶供应远远跟不上加工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成为产业做大做强的一块软肋。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走进苍梧县六堡镇,暖风吹过,苍翠群山间的座座茶园给人带来阵阵茶香,满眼的碧绿让人心生舒爽。几年来,承借六堡茶产业复兴的东风,六堡茶在我市各主要茶叶种植区得到快速发展。作为核心原产地的六堡镇,2010年六堡茶种植面积为15000亩,比上年增长了25%,是六堡茶种植历史上面积增长最迅猛的一年。
????对这一喜人成绩,高级工程师、原梧州茶厂厂长郭维深却高兴不起来:“与六堡茶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这点种植面积还差得远呢!”
????郭维深告诉记者,随着六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需求也节节攀升,企业原料本地自给不足越来越成为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的“拦路虎”,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0年全市加工六堡茶成品茶产量约为8000吨,若按每加工1吨六堡茶需毛茶1.3吨计算,加工8000吨六堡茶需要原料10400吨,而2010年全市六堡茶茶园面积仅为4万亩左右,本地毛茶产量仅为区区的1500吨左右,本地供给率仅为14.4%。
????一方面是六堡茶产业越做越大,一方面是本地毛茶原料供不应求,企业只能跳出梧州进购原料。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自己建设种植基地补充部分原料缺口外,少数企业从外地进购的毛茶作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已成为行内公开的秘密。
????“梧州六堡茶是在梧州这片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特有的茶品种,其固有的‘红、浓、陈、醇’及特殊槟榔香的品质风味是与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直接相关的,因此,要保证六堡茶的独特风味,要保持这个产业的健康成长,最重要一点就是保证原料来源的本地化,这不仅能保证茶叶的质量,也符合企业减低成本的考虑。”郭维深说。
????可喜的是,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来自betway必威体育:农业局的消息显示,随着六堡茶产业的风生水起,六堡茶茶叶种植得到快速的发展,一个以六堡镇为核心,以苍梧县六堡、狮寨、梨埠、京南和沙头等传统的六堡茶主产区乡镇为主力,包括betway必威体育:、蒙山、岑溪部分乡镇以及蝶山区的夏郢镇在内的六堡茶种植区域正在形成。2010年,全市新老茶园(包括复垦及零星分布茶园)共53322亩,仅在小小的六堡镇,市内多家知名六堡茶生产企业纷纷建立起标准化的种植基地,还出现了诸如八集山庄等有机茶园。六堡茶种植正在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大步前行。
????按照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梧州将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中种植,分户管理”的经营方针,全面规划14个六堡茶种植基地,进行老茶园更新、改造,新茶园建设,以每年发展2万亩新茶园作规划,进一步扩大茶园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改善茶业生产基础,力争到2015 年全市建成六堡茶原料生产基地15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占40%),全面提升六堡茶产业化发展水平。
????梧州六堡茶种植发展历程
????六堡茶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有记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据此历史资料推算,六堡茶的产制,当有1500多年的历史。
????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早在解放前,六堡茶就得到广泛的种植,且产量也不小。据《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交通阻塞,六堡茶销售范围日益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因此种植面积也大大减少,但作为六堡茶核心原产地的六堡乡(即现在的六堡镇)仍有六堡茶种植面积7500亩,占全县面积之半 (见《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
????解放后,作为著名的侨销茶,六堡茶仍在长时间内肩负着“出口创汇”的使命。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广西人民政府指定六堡乡为全省重点基地,当时仅六堡乡的茶园面积就达1万多亩,年产茶叶1200吨。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因为历史和市场等原因,六堡茶又沉寂了下来,这一沉寂就是20年,市场上几乎灭迹。
????近年来,在各种利好条件的作用下,六堡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我市六堡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多,种植范围持续扩大,六堡茶这一古老又年轻的产业正在重振雄风。在betway必威体育:委、市政府出台的《betway必威体育: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以及《betway必威体育:2009-2015年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引导下,六堡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仅2010年,梧州六堡茶种植面积就达53322亩,年产成品六堡茶8400吨,产值达8亿,六堡茶正在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