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燕如)8月7日,在山水华庭小区大门前,来自湖南的汤师傅正顶着烈日接地下通信光缆。在被问及是否有高温津贴时,汤师傅显得有些惊讶,他告诉记者,从没领过高温津贴,也没有清凉饮品,公司每月只按工作量发一次性工资,工人平均年薪约5万元。
当天,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劳动者未能单独领取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往往是“打包发放”高温津贴。“施工工人是临时聘用,工酬按天数计算,高温天气会适当上浮薪酬额度,但不会注明上浮部分是高温津贴。”7日上午,在新兴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现场,负责该工程技术监管工作的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覃建全如是说。而在四中附近的一个楼盘,记者采访了一位工人,他的工酬是每天200元,未领到任何额外津贴。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工程存在时间短、施工人员不稳定等情况,施工方承接相关工程时,会考虑天气等因素,与用工方“一口价”议定薪酬,一般不会细讨论各类津贴。
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负责人表示,根据有关规定,高温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劳动环境下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所给予的额外必要补偿,应单独列出计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以非全日制形式用工的,按小时折算支付高温津贴给非全日制员工。
该负责人鼓励劳动者应大胆维权,发现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拨打0774-6029178向市劳动监察支队反映。相关部门接报核实后,会责令企业改正,对逾期拒不改正的企业可依法作出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行政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