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梧州学院的泰国留学生到留校担任泰语教学的老师,陈玉龙将这些人生经历用一个汉字概括——“缘”
他曾经是梧州学院的留学生,如今是梧州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一名泰语教师,从留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他与梧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陈玉龙。
1月中旬,初次见到陈玉龙,戴着黑框眼镜、身材高大的他友好地用泰语向记者打招呼。随后,他用还算流利的中文,缓缓讲述他的“梧州情结”。
在音乐中学习中文
陈玉龙的曾祖父是福建人,外公外婆是广东潮州人,对他来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说起“陈玉龙”这个名字的由来,陈玉龙坦言,这名字是他刚到梧州时,他的中文老师帮他起的。老师告诉他,“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而“龙”更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图腾,中国的炎黄子孙也都称为“龙的传人”。
2009年,陈玉龙从泰国宣川都实皇家大学华欣校区毕业。出于对中国向往,让他在众多外语中选择了中文,并来到梧州学院继续进修。“梧州是一座环境好、生活节奏较缓慢的城市,当初让我在南宁和梧州两座城市做选择时,我选择了梧州。”陈玉龙说。
2009年5月25日,是陈玉龙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日子。回忆那一天,陈玉龙说:“我们从泰国宣川都实皇家大学华欣校区出发,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到曼谷搭飞机到广州,当时真的很兴奋、很激动。”
初来梧州,环境不熟悉、言语不通成为陈玉龙生活中的最大困难。为学好中文,他根据自己的吉他爱好,加入了梧州学院摇滚俱乐部,俱乐部的同学们教他中文,与他一起共练吉他。假日,陈玉龙还和俱乐部的同学一起爬白云山、喝冰泉豆浆、逛骑楼城……
陈玉龙说:“和他们一起成长的这段时光,我适应了在梧州的生活,那段日子真的很难忘。”
申请延长留学时间
根据梧州学院与泰国宣川都实皇家大学合作协议,陈玉龙的留学时间到2010年2月份结束。然而就在这时, 陈玉龙做了一个决定,申请继续留在梧州学院,照顾下一批前来梧州留学的泰国学生。
“当时我觉得对梧州还有太多风土人情未了解,舍不得太快离开这座我喜欢的城市。”陈玉龙说,他在梧州学院生活了将近一年,能更好地服务下一批泰国留学生。
2010年梧州学院为泰国留学生举办的宋干节,陈玉龙至今难忘。他通过票选,成为那一届宋干节的主持人。
宋干节是泰国、老挝的传统节日,节期三天,每年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的主要活动有斋僧行善,沐浴净身,人们互相泼水祝福,敬拜长辈,放生以及歌舞游戏等。陈玉龙坦言,当时被选为主持人,压力十分大,因为活动多,主持稿多,还要中文说得准确,对于只学过一年中文的他而言,相当有难度。为此,陈玉龙准备了两个星期,把主持词写成拼音,一字一句地背诵下来。
离校两年回归成泰语老师
2010年6月,陈玉龙离开梧州回到泰国,在曼谷的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找到一份地勤的工作。两班轮转的不规律工作时间,让他感到身心疲惫,他渐渐感觉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2012年底,陈玉龙从素万那普国际机场辞职,随后便再次到梧州游玩。也许是缘分,陈玉龙巧遇到正与梧州学院谈合作的泰国宣川都实皇家大学校长。校长问他是否愿意到梧州学院担任照顾泰国学生的专职老师,他立即答应了。
陈玉龙说:“重新回到梧州学院做老师,我很开心,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桂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波光粼粼的水面,总能让他响起自己家乡——位于泰国南部,坐落在安达曼海滂的拉廊府。
照顾泰国留学生的工作满一年后,陈玉龙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梧州学院认可,他被调到梧州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担任一名泰语教师。
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陈玉龙最担心的就是教不好中国学生学习泰语,因为他的中文只能保持正常交流,一些专业化名词无法表述清楚。他还记得,有好几次在课堂上,无论他怎么表述,学生都不理解一些泰语固定用法,最后他只能向身边同事请教中文正确表述,并向学生一遍遍耐心地解释。他打算今后努力克服中文口语表达的难题,更好当一名出色的泰语老师。
讲授专业课之余,陈玉龙还是当上梧州学院摇滚俱乐部的指导老师,在没课的日子里,与中国学生一起玩音乐让他感到很快乐。
陈玉龙说,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与梧州的情感,这个字就是“缘”。是缘分,让他来到梧州学习;是缘分,让他成为梧州学院的老师。 |